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5篇
科学研究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白寿章(1897—1973),字锡庚,又字寿禅,河北南和人,幼承家训,醉心书画,1918年考入保定国立高等师范,修美术专科,专攻中国绘画。后任任县师范,省第四师范,省大名师范美术教师。1973年“七七事变”后,隐居家乡,并对抗日工作有不少贡献,表现了可贵的民族气节。1945年家乡解放后,积极参与了北方大学的筹建工作,后执教于南宫中学、邢台师范学校,全身心地投入美术教育事业。并被推选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此间既有“二十年来雨露重,老树花发四季春”的荣耀,也经历了“史无前例”的文革浩劫,但在这十年之久的灾难中,不但始终保持着乐观的精神,而且表现了坚强的意志,所以有人写诗称赞说:“雨横风狂暗九州,班鬓转眼变白头。白头更作白眼横,玉壶冰心任沉浮。”从文革后期开始白师又全身心地投入了中国书画的研习,既继承传统,又大胆变革,既师法自然,又独舒心性。真所谓“千磨万击自潇洒,从此书画更有神”。1980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为期十天的“白寿章书画展览”,誉满京华,名播中外。如今白师的大名已经入了《中国当代书画家大辞典》、《中日书画家大辞典》。 白师之所以享有如此高的声誉,不仅是由于他那精湛的技艺,而且更重要的是其高雅的人品。白师心性恬淡而又豁达大度,表现在书画上便是:“浮光艳色君不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书法的生存环境及其功能将随之发生变异。书法作为写字的实用性越来越弱,尤其是计算机的迅猛更新,书法的“使用因子”将越来越少。相反,书法作为欣赏的艺术性则越来越强,这是因为社会越进步,人类越要求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为此,作为“艺术”的书法将不再是古代那种作为人生基本教养的写字训练,不再是不计工拙的士大夫的自娱自适。更不应像“前卫派”那样,以书法须“紧密结合时代”、“社会现代了书法也必须现代”为旗号,以强大的西方现代艺术观念为支撑,对既有的书法进行根本破坏和彻底“革命”。把…  相似文献   
3.
本组20例外伤性脑脊液漏,年龄25-37岁、性别均为男性,因外伤造成。其中16例为脑脊液鼻漏,4例为脑脊液耳漏,8例实行了硬脑膜修补,其余12例均采用对症治疗,20例中19例治愈,1例死亡。1 手术治疗 8例手术中有3例为开放性脑损伤,伴有额窦后壁严重缺损,故修补硬脑膜后将受损的额窦粘膜全部刮除然后填入青霉素粉和骨蜡。2例为眼外伤合并眶上缘粉碎骨折,额窦壁缺  相似文献   
4.
中国书法之所以能以其旺盛的生命力,经久不衰绵延千年,涌现出大批震烁古今,名垂青史的大师巨匠,各个时代的书家更是灿若星辰,书法也从实用的文字书写脱胎成抒情达意的艺术形式,除了艺术家们辛勤劳动,勇于探索,积极创造上,更应归于历代的书法教育.当今中国,持续近二十年的“书法热”,在书法教育方面造成全新的格局,这是自古以来少有的书法艺术发展的良机.然而,相形之下,现有的书法教育观念及书法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5.
6.
7.
书法创作,流派林立,异彩纷呈。但本质上是在实用的基础上追求形式美。这不仅有其历史渊源,更有现实依据,而且对于未来书法创作的有益探索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9.
毛泽东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代伟人,在救国救民改造中国和世界的伟大实践中,极其关注育人问题,并从政治任务之高度去审视,从哲学理论之视角论述,逐步构建起博大精深,富有鲜明特色的科学育人观。 一、毛泽东早期的育人思想——“自新新人论” 同任何伟大思想的形成都需要一个过程一样,毛泽东的科学育人观也经历了一条孕育、萌芽、发展、完善的辩证发展道路。 毛泽东深谙社会由个体组成,无论是社会之进步,还是人类之解放,都不能脱离人的活动,而什么样人才能完成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维护中华民族的生存,使中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与欧美并驾齐驱,并进而使整个世界、全部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这一伟大事业呢?即担任这活动的主体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格,这样的品格获得途径是怎样的,对此毛泽东进行了冷静的思索。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由于西学愈益浸漫、旧学影响的日渐缩小,他的以圣贤自勉的直观意识很快上升到自我价值的理性思考,转而置个人于本体地位,视自我实现为人生价值的最高境界。这样,其价值观便由从前由于和儒家学说本体论以及有关最高道德原则相联系的“无我论”,转向他充满激情地对个体地位进行高度肯定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