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七)我们无法确切知道蒲松龄从他周围的环境中吸取多少养分。但自小生活在那样一个农村环境中,风土人情对他的思想感情,不能没有影响。淄川城,它独特的历史和自然环境,无疑会给这样一位浪漫主义的小说家以一定的滋养。那里不只有十分迷人的风景,名胜古迹和寺观园林亭阁的数量也十分可观。县东有鬼谷洞,相传是古代高士鬼谷子隐居之处;黉山有  相似文献   
2.
本文讲的“影视”,是指电影中的故事片和电视中的电视剧。把影视合称,进而探讨它们的美学特征,首先就面对着这个问题:影与视可否合在一起研究它们的美学特征,它们有无共同的美学特征可言?我的回答自然是肯定的。为什么从美学的角度,而不是从艺术论的角度加以讨论,这是因为影与视在美学上的基本特征有许多相似点,而从艺术论的角度来  相似文献   
3.
《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的一生,是平淡而寻常的,既没有可歌可泣的业绩,也没有动人心弦的传奇式的情节,却有着一个封建社会落魄知识分子常见的共性及其个性。从他的身上,能够看出“文章憎命达”的旧知识分子的典型遭际。  相似文献   
4.
“意境”是我国古代美学上的一个概念。在现代的美学理论、文艺理论、文艺批评上,这一概念也早已普遍应用开了。“意境”一词,含义隽永,结合得极妙。“情与景会,意与象通。”境要有意,才深邃邈远;意要寓于境中,才生动、形象、感人。因此,意境是形象与情感的统一,是客观与主  相似文献   
5.
一部文学作品,它那作为反映生活,创造形象,体现作品思想、艺术特色的创作方法,必然要在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集中体现出来。因此,对《三国志通俗演义》创作方法的辨析,也应该从剖析这部作品的主要人物入手。  相似文献   
6.
一、教材分析 1.教材 上海市中学课本《工业基础知识》(1977年)第三册第六章第三节《乙酸》。 2.教学目的 了解乙酸的分子结构和官能团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进而掌握乙酸的一般化学性质。 3.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授法 4.教学重点 乙酸的分子结构和官能团的关系;乙酸与丙酮及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的比较。  相似文献   
7.
在文学艺术理论中常讲一个概念:“风格”。什么是“风格”?在有些文艺理论书中,往往引用法国启蒙运动时期文学评论家布封的一句名言;“风格即人”。我们常说“风格就是人”。这是一句描述性的语言或是一种形象化的比喻。虽然说得很深刻,但是比较笼统,比较不明确,是人的什么?理应做些补充,即人的个性。这个个性是多方面的,是个性化了的思想、性格、脾气、秉性、气质艺术创作特色。而在美学中考察这种个性,自然要指出历史、社会、环境对创作主体的巨大决定作用,同时还要承认创作者自身的生理、心理的秉赋  相似文献   
8.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对于文学来说,是重要的表现手段,是“第一个要素”(高尔基语),因此,关于《聊斋志异》的语言特色是应该再作探讨的,虽然在《用传奇法,而以志怪——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发展和<聊斋志异>的继承创新》一文中,已把它拿出来和历代文言小说作过一些比较,总觉得还有一些话要说。  相似文献   
9.
在“铁和铁的化合物”的教学中,我们抓住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它的原子结构这一关键,着重分析铁在化学反应中变成亚铁离子还是铁离子,加强新旧联系,运用由浅入深地进行相互对比的方法,并配合有关的演示实验,将具体而分散的知识,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使学生学得比较灵活和扎实,收到了预期的效果。现将点滴体会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10.
提起笔来,不觉十分惶惑。这开场自的标题,起得就有些蹊跷古怪,什么叫“从门缝中瞧进去”?中国有旬谚语“隔着门缝瞧人——把人看扁了。”这句话,自然是贬义的,不是自谴,就是责人。可我起这题目完全没有这种意思。电影对于我们不能算太陌生,但综论电影,就有些不自量了。它虽是新兴的艺术,然而这个宫殿里珍藏着许多宝贝,就象我国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陕西西安秦陵兵马俑厅、法国卢佛尔美术宫、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德国的德累斯顿绘画陈列馆、奥地利的维也纳画廊……你要进得去,才能瞧得够,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