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语义-功能模式的译学理论强调描写双语之间的语义差异和翻译中功能机制的作用,能客观地揭示出一般性翻译规律。把这一模式应用于翻译教学,有助于学生对翻译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从而提高他们的翻译技能意识。  相似文献   
2.
连动式是指多个VP的并列结构。从语言学的角度看,虽然表层结构相同,但无论是在深层句法上还是在语义上,连动式都可以形成截然不同的结构,如:1)穿上衣服跳下床;2)唱歌跳舞;3)骑车锻炼身体。这三个连动式的表层结构都是"VPVP",但无论是句法还是语义都互不相同,这种语言现象是西方主流句法理论不容易解释的。  相似文献   
3.
探讨错误分析理论的发展,并依据三种最有影响的错误理论——对比分析、错误分析和中介语理论,探究错误分析对发展二语各项能力的影响与启示。据此提出,二语教师应通过分析学习者二语发展过程中的错误,调整方法和策略,帮助学习者发展二语听、说、读、写、译等能力。  相似文献   
4.
逻辑和语言的研究分为句法、语义和语用几个领域。在语义领域,其主要理论有蒙太格语法、广义量词理论、话语表述理论、情境语义学和类型逻辑语法。这些理论自上世纪下半叶诞生起就呈现出逻辑和语言研究的交叉互动:尽管在形式语义学框架内逻辑始终强势影响着自然语言的研究,但自然语言的丰富性通过形式语义学的研究也一直作用于逻辑工具的创新。  相似文献   
5.
翻译的理论教学应该与翻译理论的教学区分开来,前者是指翻译课程中的理论教学,而后者是指向学生讲授翻译理论。在本科阶段,翻译教学的培养目标是夯实翻译能力的基础面,即双语转换能力,因此理论教学的主体应该是双语对比研究,而不是翻译理论本身。因为双语对比理论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并掌握双语间的结构差异,并据此在翻译中做出恰当的语言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6.
动态句法学本质上是自然语言句法语义的计算分析理论,它继承了自然语言理解的加标演绎思想,并结合了模态树逻辑的技术。该理论的提出是逻辑与计算在自然语言研究中的一次富有成效的结合,其主要特点是句法树的动态生成和句法语义并行演绎,这实际上也符合自然语言的真实理解过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