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5篇
体育   6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运动参与○:自觉参加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知道合理安排锻炼时间的意义;积极参与健康行为的实践活动。运动技能◇:学会快速跑、耐力跑的动作与练习方法;学习足球运动中的简单战术组合;基本掌握发展身体素质的校本游戏。身体健康☆:通过多种练习,发展速度耐力和灵活性;了解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和跑步运动对身体的益处;知道讲究卫生和合理营养对健康的重要。心理健康□:通过多元评价获得运动愉快感;在运动中学会相互尊重,在处理危急事件中培养自信,并了解自尊与自信的意义。社会适应△:具有一定的合作精神,与同伴友好相处;在活动中避免粗野和鲁莽…  相似文献   
2.
3.
领域 运动参与 运动技能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 领域 第一学期 单元学习 目标与内 容标准 积极参与火灾、地震 突发事件的处理;学 会应时各种危害健 康的突发事件。 通过各种社会活 劝,让学生在恶劣 的环境中,学会快 速跑和爬. 了解突发事件对健 康的危害;学会时突 发事件产生的身体 损伤进行正确处理。 在处理危急事件 中培养自信,了解 自草和自信在生 活中的意义。 学会在危险的情况下保 护好自己,又能给同伴 提供最有效的帮助。提 高叁本活动能力。 第二学期(8节 课)发展性单元 学习目标(完善 应变的技能) 学习指导与反馈:顶二〔…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对体育课教案出现的形式主义和复杂化倾向等问题,有关部门的专家学者曾经产生过多次激烈的讨论,研究与争论的结果还是没有定论,只是形成了以下共识,体育课的教案还要有一种相对固定的形式,新教师必须写详案,借以熟悉教学方法和教材内容,有利于将教学目标落实到教学过程之中;老教师可以写简案,侧重研究课堂教学的焦点、重点与难点,给体育课堂教学以生成与拓展的空间。体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激发了体育教师改革传统体育教案的愿望,体育《课程标准》的教学实践,提高了体育教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渗透于体育课标理念的优秀案例形式层出不穷,但是,这些案例仍然不能摆脱形式主义和复杂化的影响。研究证明,形式主义教案的编写并不是体育教师所愿意的,它受制于诸多与教案相关的形式主义因素和体育教学的客观条件,笔者从分析体育教案编写的相关影响因素着手,思考体育课形式主义教案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一、制定好课时目标体育新课程领域目标的最终达成,必须根植于实实在在的每节体育课。同时,课时目标又是组织和安排每节体育课教学实践的行动指南,只有设计好每节课的课时目标,才能做  相似文献   
6.
一、为什么要提出"课间体育"?按照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计划,一、二年级每周上4节体育课,三至九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学生每天要达到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但是,根据2006年由中国教育学会学校体育研究会主持的问卷调查显示,实际上在全国众多的中小  相似文献   
7.
<正>"导学案"是一种教学方法,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抓手,通过在接受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之间架设一道桥梁,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锻炼、自主合作交流、自学体育知识与技能等能力为突破口,以提升体  相似文献   
8.
一、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条件较好的农村中学扩大办学规模是优化学校教学资源配置,提高农村中学教学效果的途径之一。但是,学校规模扩大后,学生的管理难度凸显出来,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健康习惯,成为规模办学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选择与农村中学生密切相关的卫生习惯、生命安全和生长发育等内容,探讨健康教育的教材教法,有利于提高农村中学健康教育的效果。开发健康教育校本课程,是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水平目标,结合地方体育与健康资源,开发出面向学生未来的、  相似文献   
9.
按照《课程标准》的精神,制定体育教学计划指导体育课堂教学,可能不利于教师创造性的发挥,但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能力素质还未能达到《课程标准》那样的高度,所以,有必要集教研指导部门、学科骨干和一线教师等多方之力,制定出有针对性、有地方特色的高中体育课教学计划,让体育教师明白体育课应该“教什么”和“怎么教”。  相似文献   
10.
"课间体育"的干预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间体育"是指学生从进校到上课及课间所进行的身体练习.它是课间活动的一项内容,由于它不完整具备"目标、内容、组织、评价"四个课程必需的元素,因此既不具有课程性质,也不属于课外体育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