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11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工农红军长征战略方向的确定,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过去有同志认为;早在长征开始时,或在遵义会议前后,就确定红军去陕甘根据地的战略方向了,这种说法与实际情况是不相符的.大家知道,在中央红军长征前,党曾派出抗日先遣队作为长征的先导.1934年7月,党派寻淮洲,粟裕等同志率红七军团从中央根据地出发,到闽浙赣根据地与方志敏等同志领导的红十军会合后组成红十军团,随即向皖南进军,准备在皖南一带创建根据地,开展抗日运动和粉碎敌人的第五次“围剿”.接着,同年8月,党派任弼时、肖克等同志率领红六军团从湘赣根据地出发,准备在湘西会合  相似文献   
2.
瞿秋白同志是我党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也是杰出的革命文化战士。他不仅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创作和翻译诸方面都有重要的成就,而且对党领导的文化教育事业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我党成立后不久,在上海创办了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上海大学,瞿秋白同志便先后任该校的教务长和社会学系主任;他除了积极参加繁忙的政治活动和学校的行政领导工作外,并亲自参加教学实践,讲授“社会科学概论”和“社会哲学”,热情地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深得同学们的欢迎。第二  相似文献   
3.
举世闻名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的统治,从而使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和革命战争转危为安,转败为胜,大大加快了我国革命胜利发展的进程.我们知道,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是中国革命取  相似文献   
4.
五十年前召开的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内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从而挽救了处在极端危急情况下的党和红军,胜利地完成了长征,大大加快了我国民主革命胜利发展的进程。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九三五年一月,在决定中国革命命运的遵义会议上,刘少奇同志坚定地支持了毛泽东同志所代表的正确路线。”刘少奇同志在这次会议上,为纠正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确立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第五次反‘围剿’进行两个月之后,当福建事变出现之时,红军主力无疑地应该突进到以浙江为中心的苏浙皖赣地区去,纵横驰骋于杭州、苏州、南京、芜湖、南昌、福州之间,将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威胁敌之根本重地,向广大无堡垒地带寻求作战。用这种方法,就能迫使进攻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地区之敌回援其根本重地,粉碎其向江西根据地的进攻,并援助福建人民政府,——这种方法是必能确定地  相似文献   
6.
瞿秋白同志是中国最早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之一,他光辉的一生是我们知识分子学习的典范。在本世纪二十年代,他和其他一些先进人物一样,从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他的思想发展道路,对我国今天的知识分子来说,仍有重要的教育意义。瞿秋白同志怎样从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的呢?五四运动是他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五四前,他是一个  相似文献   
7.
李安葆  庄海红 《高中生》2011,(28):46-47
几十年前,他们是朝气蓬勃的青年,义无反顾地投身于革命事业中。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他们一边与敌人的炮火、吃人的草地和雪山作斗争,一边还坚持用手中的笔记录下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他们不仅是坚强的战士,还成为了卓越的大家。今天的我们比起曾经的他们,不知要幸福多少,又有何理由不拿起笔,努力书写好属于自己的人生呢?  相似文献   
8.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和一二·九运动,是我国现代革命史上的两大著名历史事件,两者的表现形式和发生的地区虽不同并相距遥远,但它们之间有着深刻的历史联系。毛泽东指出:“一二·九运动发生在红军北上抗日到达了陕北之时。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帮助了一二·九运动,同时,一二·九运动也帮助了红军。这说明一二·九学生运动与红军北上抗日两件事的结合,这两件事的结合,就帮助了全民抗战的发动,帮助了中华民族,增进了全民族的利益。”那末,这两大历史事件究竟有些什么历史联系呢?它们又是怎样结合的?其影响和意义如何?本文拟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举行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是党的历史发展上一次伟大的转折。当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发生后,在敌我友各方面即有不同的反映:有欢迎的,有反对的;有称赞的,有诋毁的。研究一下这种种不同的反映,对我们了解历史上一些人物的政治面貌,谙知中国革命斗争中的复杂情况,加深对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的认识,是有益的。遵义会议闭幕后,首先在党和红军内部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当毛泽东、周恩来、张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