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整个音乐文化中,音乐美学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和优势,而音乐作品存在方式的探讨也变得尤为重要,顺应现代艺术潮流的发展趋向。基于音乐美学视角,加强对音乐作品存在方式的分析,可以发挥出艺术作品的魅力,并加强音乐作品存在方式--感象层、意象层以及意蕴层等层次之间的融合度,将其渗透到音乐作品的方方面面,进而满足音乐美学的内在需求。本文主要以音乐美学的角度谈音乐作品存在方式为论点,旨在提高音乐美学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初,中国民族歌剧在西方歌剧的影响下,开始了民族化探索。期间产生了儿童歌舞剧、秧歌剧等过渡形式,至今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民族歌剧在创作上、演唱上、舞美上等多方面都发生着演变。本文以经典民族歌剧《白毛女》为例,从王昆、郭兰英、彭丽媛、雷佳等这四代"喜儿"的演唱风格入手,来探究中国民族歌剧整个的演唱风格的演变。  相似文献   
3.
4.
民族声乐是一个模糊性的概念,既是对整个中华民族歌唱艺术形式的统称,又可专指传统曲艺形式中的民族声乐唱法。本文的研究对象就是狭义上的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形式。民族声乐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独特的文化内涵,且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和曲折的发展历程。民族声乐艺术有着民族特色及鲜明地域性的审美特征,新时代的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发展趋向多元化、大众化和通俗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