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1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马俱乐部自1969年4月成立以来,通过在世界各地的会议,公开发表研究报告,在全世界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增长的极限》是罗马俱乐部在1972年公开发表的,而另一份《微电子学和社会》则是1982年2月发表的,他们的这两份研究报告,前后相隔十年,中心议题都是人类困境的问题。《增长的极限》发表时,西方发达国家正陶醉于战后经济的增长,那时都非常乐观。可是,这份十年以前的报告说:“当前在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方面出现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为全面开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确定了正确的纲领和战略。邓小平同志在十二大的开幕词中说:“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我国也在经历着城市化的过程。现在,五十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已经发展到43个,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有16个,居世界首位。城市人口已经由1949年的5,765万人,增加到1980年的13,400万人,城市人口在总人  相似文献   
4.
《微电子学和社会》是一本论文集,由罗马俱乐部委托波兰哲学家沙夫(Schaff Adam)和西德经济学家京特(Friedrichs Gunter)主编,1982年出版。罗马俱乐部曾先后在奥地利萨尔茨堡和日本东京召开学术会议,讨论微电子学对未来经济和社会的影响。这本书已经在欧洲和整个西方世界引起巨大反响。微电子学,通过小型化、自动化、计算机化和机器人化,对经济和社会,对劳动和家庭都将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并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本书序言,提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理论问题:由于微电子学及其应用的广泛发展,人类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建立以来,直到十年动乱结束,我国始终面对着如何使亿万农民从贫穷变为富裕,使广大农村逐步实现现代化这个根本问题。我国农村人口,至今还占我国人口的80%,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大多数农民都处在非常贫困的状况,衣、食、住、行都非常困难。  相似文献   
6.
第四章技术和增长的极限在过去三百年间,由于一系列惊人的技术进展,人类已经把人口和经济增长的极限推后了,并且汇集了感人的记录。许多人期望,技术上的突破会继续无限地提高物质的最高极限。这些人用毫不含糊的技术乐观主义来谈论未来。新技术会改变世界系统盛衰的趋势吗? 这个世界系统的基本行为模式是人口和  相似文献   
7.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打败以后,在战争废墟上重建,在市场竞争中崛起,经济技术迅速发展,后来居上。1967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英法。1968年,又超过联邦德国,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1982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一万美元(10800美元)。1993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高达42548亿美元,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15%,仅次于美国(63433亿美元),遥遥领先于居世界第三位的德国(17056亿美元)。在这个过程  相似文献   
8.
为了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改进高等学校马列主义哲学教学,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除了必须接触社会,向社会学习,还必须大力加强同自然科学家的接触和交流,积极学习自然科学。北京市哲学会和本刊编辑部于一九八一年一月二十一日,邀请首都部分哲学工作者和自然科学工作者,就哲学工作者如何学习自然科学的问题举行了座谈会。方华、许征帆同志主持了座谈会。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本刊编委会主任霍遇吾同志在座谈会结束时讲了话。十六位同志在会上作了发言或书面发言。现摘要发表如下(文内小标题为编者所加)。我们希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自然科学工作者继续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9.
《人的素质》一书是已故罗马俱乐部主席、意大利著名企业家、思想家奥·佩切依博士的一本思想自传。该书早在1977年已经出版,并在西方引起广泛反响。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两大主旋律,该书对发展提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根本问题——人的素质问题,认为,发展不仅要依靠某些杰出人物的素质,而且取决于亿万人民的素质;认为,人类的首要任务是尽一切可能来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现代化。该书已由李宝恒同志译出,并即将正式出版。本刊征得译者同意,将译者序、作者序和第一章先行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