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综合类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验心理学》重点难点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心理学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一门必考的主干课程之一。该课程在详细地介绍实验心理学基本概念、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阐述了这些方法和设计在心理学不同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并着力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应用、操作的水平。本专业指定的《实验心理学》教材是由朱滢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该教材注重理论与运用、学术性与可读性的结合,既全面介绍了实验研究的设计和方法,又介绍了感知觉、记忆等认知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历程及研究范式。由于该教材内容较多,共十四章,又没有统一的考试大纲,考生往往感到无从下手,抓不到重点。下面将每章的重点、难点内容作一简要梳理,以增强考生复习时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2.
以大学生为被试,探讨了不同认知方式个体完成客体记忆任务和空间记忆任务情况.研究表明,客体型被试在客体记忆任务上成绩较好,而空间型被试在空间记忆任务上成绩较好,说明了不同认知方式的个体在完成记忆任务上的分离;客体型被试在两类任务上均比空间型被试反应较快,说明两类被试在信息加工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本研究支持个体对空间位置的记忆容量大于对客体工作记忆容量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随着脑科学及认知科学的发展,有关大脑两半球的机能知识已日趋丰富。汉字认知的研究不仅验证了国外学者关于大脑机能的一些观点,而且也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并提出了不少令人鼓舞的假设。著名汉字认知心理学家曾志朗先生认为:“中国语言是音调的(tonal),且没有语尾的变化(non-inflective)。其阅读的媒介文字是意符系统。这三个特性使中文的研究在当代认知科学的研究上占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我们必须再次提醒当代的认知科学家:有四分之一以上的人类以中文为阅读的媒介。假如他们提出的认知学说不能涵盖中文的阅读历程,则他们的成就实验是有限得很,也没有值得骄傲的地方了。”应当说近二十年来汉字认知研究领域非常活跃,从1995年中国心理学会普通心理  相似文献   
4.
教师个体身上的积极力量是其职业精神的来源和基础。受积极心理学思想的启发,我们倡导通过学校营造积极的校园环境和教师进行积极的自我教育的方式来激发教师个体内在的积极力量,从而塑造其积极的职业精神。  相似文献   
5.
使用修订的青少年理性经验决策风格量表为测试工具,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青少年决策风格与认知需求以及青少年决策风格与内外控制源的关系。结果表明:(1)青少年理性风格的决策者在做决策时更倾向于认为自己的成败取决于自身因素,经验风格的决策者在做决策时更倾向相信运气等外界因素。(2)青少年理性决策风格的决策者更喜欢复杂的认知任务。(3)男生在做决策时比女生更加理性。  相似文献   
6.
多种心理学实验生成工具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广泛应用于生成心理学计算机化实验的多种软件工具:DMDX、DirectRT、E-Prime、Inquisit、Presentation、SuperLab、Stim,在实验编程的简易性和实验设计的灵活性以及编程界面、实验生成等方面对各种工具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最新版本的功能进行了对比,总结了上述专业工具的优点和不足,提出了使用这些工具生成心理学实验应注意的问题,探讨了心理学计算机化实验生成工具的发展方向,为心理学工作者对实验生成工具的选择与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心理健康、人际关系与学习成绩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些年来,心理健康、人际关系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问题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人际关系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由人际交往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它作为衡量人们心理健康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学业成绩在学生心目中占据着无可比拟的地位,这使得它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尤为密切。  相似文献   
8.
场依存性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信息加工过程中依赖身体内参照还是依赖外在参照的倾向,认知方式已成为心理学中两大传统的研究领域——认知和人格连接的桥梁。自1962年威特金等人提出第一个解释场依存性认知方式的理论模型——心理分化模型并于1979年修订以来,该理论模型一直对认知方式问题的研究起着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在新发现的实验事实和证据的基础上,论文对已有的模型再次进行了修订,提出心理活动是分化与整合不断地相互作用、相互转换的过程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自从本世纪40年代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特金及其同事提出场依存——独立性认知方式以来,经过诸多心理学家的大量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个分析人格特点的新维度,开拓了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为深入分析认知和人格特点开辟了新视角。相应地,诸多学者应用场依存——独立性认知方式的理论研究成果,在教育和临床等相关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这些研究极大地丰富了心理学理论,推动了心理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关于高中生与中师生考试焦虑的测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日本学者铃木清编制的一般性焦虑测验(华东师大修订),对701名普通高中生和中等师范学生进行了测量,并与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了座谈。研究结果发现:1.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的焦虑水平普遍较高,高焦虑者所占比例过高,高中生和中师生之间的差异不明显。2.该年龄阶段学生的焦虑水平存在明显性别差异,女生的焦虑水平高于男生。3.低年级学生的焦虑水平高于高年级学生,特别是刚从初中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在适应新学习环境上存在问题较多,需要引起教育工作者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