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教书育人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一般采用讲授的方法,在中学高年级和大学更常用学校讲演法。每位教师都想把课讲好,但又不是每位教师都已经把课讲好了。如何才能讲好课、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呢?本文试图说明影响教学效果的根本因素是教师的心理状态,并对最佳心理状态作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论民族心理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心理学这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百多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作为心理学分支之一的民族心理学正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民族心理的研究也愈来愈多。但从全国和全疆范围来看,民族心理的研究还是一个薄弱环节。本文想就民族心理的内涵、研究民族心理的意义和方法等问题发表些粗浅的意见,为促进民族心理的研究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3.
张奎良同志的文章:《存在概念及其认识论意义》(载《中国社会科学》1983年第一期),对“存在”概念作了一番研究,确有精到之处,读了颇受启发。但是,对其中某些论点,特别是该文的第四部分,说:“存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起点”。对此,我们有不同意见,今就这个问题谈淡我们的看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门科学,它和任何科学一样,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一个概念体  相似文献   
4.
一、目的 培养儿童正确认识公与私的关系,促进公有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公有观念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服务的。所以,各级各类学校都应将培养儿童和青少年的公有观念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中心内容。公有观念的形成是有规律的。因此,研究儿童对公与私关系理解的特点,各年龄阶段儿童对公与私的态  相似文献   
5.
早在五十年代,毛泽东同志就强调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四十一年来,我们这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新中国已经在党的领导下建成为各民族团结友爱,繁荣进步的大家庭。我们这个主要由13个民族组成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也已成立三十五周年,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都呈现出大好形势。但是今年四月初在阿克陶县巴仁乡发生的解放以来罕见的反革命武装暴乱,从反面再次告诉我们:民族分裂主义仍然是新疆的主要危险,加强民族团结仍然是稳定新疆大局的关键。我们从惊心动魄的巴仁乡反革命事件进行反思,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对大学生必须深化民族团结教育。本文对大学生深化民族团结教育的意义、内容及途径谈一些看法,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6.
一、目的 关于儿童心目中的惩罚问题,在研究者们早期的研究结果中发现,惩罚通常被年幼儿童认为是公正的,因为这些惩罚均来自大人,他们认为犯错误该以痛苦偿还,相信惩罚的抵罪意义。在童年后期主张惩罚的人就少了,代之以讲明道理,他们已经将惩罚当作一种教育方法了。而且指出这种判断的重大变化在十二岁。 后经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进行了更系统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年幼儿童往往认为应该用强制手段使犯错者服从大人的命令或规定,谁犯错,该谁受罚抵恶(抵罚性惩罚),年长儿童则大多数认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