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2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前国内的学校声乐教育多数走着一条似乎是培养“歌唱家”的路,忽视了教育的社会本质。本文从学校声乐教育的“针对性”出发,提出学校声乐教育应有的放矢,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2.
陕北民歌是用老镢头镌刻在黄土地上得音乐巨著,它不仅是陕北人精神的寄托,同时也是陕北人对美好物质生活的向往和呐喊。一首民歌的表情类型是由旋律、节奏、速度、润腔、词曲结合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不同都会形成不同的表情类型。不同思想感情的歌词可以改变同一曲调的表情类型。陕北民歌《东方红》这首家喻户晓的不朽之作,从一个原生态民歌的传唱中变成了一首雄伟、庄严的革命颂歌,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演变过程。四个阶段的词曲变化得出不同的旋律与歌词。  相似文献   
3.
对声乐教学过程中情感培养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延俊 《职教论坛》2012,(23):47-48
声乐教学是一个复杂的情感心理过程,情感心理占据了声乐教学的全过程.从整个声乐教学来说,情感是声乐教学的灵魂,它在声乐教学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1]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声乐教学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阐述了声乐教学中情感培养的重要性,就如何加强声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提出了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