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文化理论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口头诗歌是口头程式理论的考察对象,声音是口头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听众或者观众感知和欣赏口头诗歌的主要方式.在口头诗歌中声音的重复和呈规律性地出现构成了程式,同时也形成了口头诗歌的韵式.在西部裕固语口头诗歌的程式中,既有不同诗句之间形成的韵律形式,也有同一诗句内部呈现的押韵特点.  相似文献   
2.
植物之最     
高度之最 产于美洲的巨杉,高可达110米,号称世界爷。但比起澳洲的杏仁桉,它只能算个矮子。因为杏仁桉最高的达156米。 长度之最 有一种名叫省藤的藤本植物,将它拉直的话,可达300米。这是陆生植物中最长的。水生植物中要算褐藻门中的巨藻最长,可达  相似文献   
3.
凭着鼻子的存在,人体对气体中的各种味道能很快感觉到,并且能立即辨别这些气体的种类和好坏。人体这种能力,与植物比起来,你可能不会相信:差远了。 下面举个例子。 当空气中氟(一种有毒物质)的浓度仅达亿万分之四十时,人类必须使用精密仪器才  相似文献   
4.
湖南莽山生活着一种真菌,肉质,个体大,具菌盖、菌柄。奇特的是,该菌会发出绿色的荧光,在黑暗条件下看得清清楚楚。该菌生长在山沟里一棵十几米高的死亡倒伏的树干上,多得遍布全树。因为个体数量多,到了晚上,它们发出的光会把整个山沟照  相似文献   
5.
丧葬活动中包含着丰富的仪式,在诸多仪式的背后潜藏着人类的种种意识。在甘肃陇中地区的丧葬习俗中,丧葬仪式的每一个环节都隐含着当地人的意识。在人类学的视野下,甘肃陇中地区的丧葬仪式中显示了灵魂意识、亲情意识、恐惧意识和狂欢意识。探讨在丧葬活动中的仪式和意识之间的关系,在民俗学和文化人类学研究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人口较少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语境变迁是一个重要的认识视角。在人口较少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其语境变迁也是很重要的。就裕固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而言,其内部显然存在一个相当复杂的机制,语境变迁直接影响着非遗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仪式与意识:对丧葬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甘肃省陇中地区的丧葬习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丧葬仪式中隐含的灵魂意识、亲情意识、恐惧意识、狂欢意识四种意识的分析,以探讨在丧葬活动中的仪式和意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口头程式理论揭示了口头文学的本质,为口头传统的研究提供了一把钥匙。如果从口头诗学的视角入手,就会发现在西部裕固语口头诗歌中存在着大量的语词程式,这些程式既包括表示强调意义的语词程式,还涉及突出节奏的衬词程式,在所有这些程式的背后显示了表演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中国当代文城市小说在“十七年文学”中的隐匿,在“新时期文学”中的复出,以及在世纪末城市小说表面繁荣的现象进行分析,勾勒了中国当代城市小说运行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0.
植物的自卫     
植物不会动、不会叫,更没有伶牙利爪,也会有自卫能力吗?有。它们的自卫方式多种多样,如伪装躲避,物理抵抗,化学防御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