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体育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在武当民歌中,有一种特殊的民歌——牧童“战歌”。它所具有的特殊的歌唱背景、歌唱人群、歌词内容、音乐旋律……很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2.
武当山人信奉道教,道教对武当山地区的婚俗有着巨大的影响。武当山古婚俗分为大接、小接和迎棺磕头三种形式,每种形式都有自己的程序。  相似文献   
3.
武当丐帮     
李征康 《武当》2004,(3):61-63
武当山,自贞观年间建五龙祠以来,经过唐宋元明四代的建设,使武当道教得到了充分地发展,武当道场的边域,方圆800里,“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成为我国最大的道教圣地,每年来武当山朝香旅游的人达数百万之众。由于封建社会长期的生产资料分配不公,贫富差距甚巨,致使叫花子人数逐渐增多。于是,  相似文献   
4.
歌词曰:"天下太极出武当。"这个"太极"指的是"太极拳"。那么,武当太极拳诞生在哪里呢?哪座山峰?哪座岩庙?哪座宫观?哪座洞府?现在有了初步答案:就是丹江口市官山镇杉沟村的太极洞及太极观。  相似文献   
5.
牛郎织女神话最早在楚地传播,与玄武神话共存,并从玄武神话传说中吸取了营养。在楚文化的长期影响下,武当山历史上以养牛、养蚕、丝织为主要传统产业的牛河、牛家河便派生出了极富自己浓郁地方特色的牛郎织女故事。所以,武当山东神道的牛河国家森林公园亦为牛郎织女故事起源地。  相似文献   
6.
武当山历史上以养牛、养蚕、丝织为主要传统产业的牛河、牛家河派生了极富浓郁地方特色的牛郎织女故事。牛郎织女神话与玄武神话共存,并从玄武神话传说中吸取了营养。因此,在此长期影响下,武当山东神道的牛河国家森林公园亦为牛郎织女故事起源地。  相似文献   
7.
武当山"端公"是在沿袭楚地巫风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民间祭祀歌舞,是除道教文化外的另一支奇葩,它社会功能广泛,艺术形式特别,在音乐、舞蹈、服装道具上较为集中地体现了楚风古韵。  相似文献   
8.
《金瓶梅词话》大约创作于明代隆庆二年至万历三十年(1568—1602)之间,它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长篇小说。但是这个文人是谁?至今没有确论。近几年我们在整理和阅读伍家沟民间故事的时候,发现这里民间土语与《金瓶梅词话》中使用的方言俗语如出一辙,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因此我们想:《金瓶梅词话》的作者是否曾经在武当山伍家沟一带生活过?或者是否与带有武当山伍家沟一带方言特色的人有过长期的接触?由方言俗语核考人物出处是中国传统考证学中的有效常法,由此我们觉得将《金瓶梅词话》中的方言俗语和伍家沟民间土语进行比较研究并…  相似文献   
9.
四丧事与宗教(1)阴阳直/阴阳宣(先)念经毕,揭起千秋幡。[说明]武当道教正一派在民间的支系.属半职业性质,专为民间念经.看阴阳宅,看黄道日。阴阳宣在今日偏僻农村仍有市场。(2)长命钉/装人棺材内.两下用长命钉钉了。[说明]钉棺材盖的大铁钉.是铁匠特意打造的,也叫棺材钉。(3)丢了/哪消3岁.出症疹丢了。[说明]伍家沟人今日仍称小孩死了叫“丢了”。称老人去世叫“老了”。(4)停。把官哥儿抬出停在西厢房内。[说明]人死后,把尸体放在那里叫“停”。伍家沟人停尸是有讲究的。停尸时间不能太长,尸上要放烨铁,以防“惊…  相似文献   
10.
位于武当山下,被誉为中国汉族民歌第一村吕家河的丧俗,如孝子的心态、山地经济观、社会功能等等,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