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演示钾的焰色反应时,通常是把装在玻璃棒上的铂丝(也可用光洁无锈的铁丝或镍、铬、钨丝)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直到与原来的火焰相同时,用铂丝蘸取碳酸钾或氯化钾等的溶液或晶体放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的钴玻璃,可观察到紫色的火焰。而实际上在实验中,由于铂丝蘸取的溶液或晶体的量不够,所以较难明显地观察到紫色火焰。若直接把金属钾放在火焰上灼烧,由于金属钾受热易熔化并且钾燃烧的速率很快,所以还是不能明显地观察到紫色火焰。鉴于以上原因,许多老师曾把此实验做过改进。如:在一蒸发皿中倒入无水乙醇,点燃后,将含钾离…  相似文献   
2.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作文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运用多媒体进行作文教学,学生构思作文的过程不再是单一的思维过程,而是伴有丰富的情感体验的认知过程,从而使学生文思喷涌,引来源源不断的作文之"活水"。多媒体犹如一缕春风,给课堂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3.
每堂课都有结尾,精彩的课堂结尾可以对课堂内容起到画龙点睛、意犹未尽的效果。本文阐述了英语课堂结尾的六种方式:包括梳理式、悬念式、讨论式、迁移式、抒情式和竞赛式。  相似文献   
4.
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在使用氯气时应尽量减少其向空气中的选散.现将此实验作以下改进,既可防止氯气污染环境,又可以演示氯气跟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可谓一举两得.该实验操作简便,经笔者多次实验,效果良好.操作步骤:1.收集一集气瓶氯气,用毛玻璃片盖好,放在实验台上.2.在烧杯里倒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先关闭止水夹,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煤油后置于铺有薄层细砂的燃烧匙里加热,到开始熔化时,立即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同时用胶塞盖好瓶口.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光亮的黄色火焰,并生成白…  相似文献   
5.
李志芹 《教育艺术》2009,(11):7-7,6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疑是启动思维活动的钥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思索、自行发现、掌握知识、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问题”能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又能使思维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6.
学习是学生的内在需要,学生本该对学习有着天然的热情和兴趣。老师们却处处担心学生学习劲头不高,时时给予他们热烈的掌声:上课认真听讲要表扬,按时按要求完成作业要表扬,比其他同学写得整洁要表扬,甚至考试没考好也要变着法地表扬……不可否认,适度的表扬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在日常的班级工作中,也存在着滥用表扬的倾向。有了表扬,有的学生才愿意做事,甚至出现学生对表扬已经习以为常,无所谓的样子。过滥的表扬会造成孩子对表扬的依赖和对批评格外抵触的心理,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我做这件事是为了得到表扬而不是我自己喜欢才去做…  相似文献   
7.
等待的智慧     
一位韩国心理医生提出了“慢速培养”孩子的观点:要把孩子培养成才,不能操之过急,要有等待的智慧。每个孩子就像一粒种子,每粒种子的特质不同,生长环境不同,“花期”也可能相异。因此,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对学生付出深厚而睿智的爱,给予他们充分的成长空间。在下一个路口等孩子“在下一个路口等孩子”,不只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更是一个富有智慧的教育理念。教育应是最具人文关怀的精神活动,以孩子发展为本的教育应当留给孩子,尤其是“后进生”,一方晴空、一片希望。在“下一个路口”,人们或许会看到令人激动的场景:你所…  相似文献   
8.
漫话甜味剂     
在人们的饮食中,甜昧是不可缺少的,也是人们比较喜欢的。一提到甜味,人们自然会想到蔗糖、葡萄糖、果糖等糖类,这些物质不仅具有甜味,还能供应人体所需的能量,所以这些糖类是人们常用的甜味剂。  相似文献   
9.
李志芹 《教育艺术》2006,(7):18-18,9
当今时代,学校教育要面向社会造就合格人才,要使受教育者走上社会后能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并能在纷繁复杂、多元化的社会里求生存、谋发展,把握正确的人生方向。那种片面强调知识传授,仅以考试分数为本位的传统教育模式是难以担此大任的。同时,要提升青少年一代的思想道德水准,构建中华民族的新文明,也必须注重人才的素质培养和人格塑造、人格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强烈兴趣和爱好。本文从五方面论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新能力,开阔学生的思路,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