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章本着探究长治经济欠发达、人的主观意识停滞陈旧方面的原因之目的,通过对源于上古的"太行精神"的形成、表现及其在现代生活中积极、消极作用的剖析,着重指出了长治人的"太行精神"花环背后和长治现代化改革不合拍的封建落后因素.进而以吕日周同志在长治的工作作风和发展战略思路为例说明一种现代化的"太行精神"的内涵和长治这个中国内陆中等城市现代化改革的希望.  相似文献   
2.
文章首先将中外文学交流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简述了在各个阶段中国对待外国文学的不同原则。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新世纪世界各国文学将共同步入文化融合时代 ,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民族文学都将是“世界文学”大家庭的兄弟姐妹这一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三个层面对20世纪末中国的文学批评情况进行了分析。首先,笔者分析了世纪末中国由于外来批评话语本身的复杂性、自身批评话语的多元性而产生的多种批评话语杂语狂欢的现象;然后作者分析了狂欢现象之下的几种主要批评话语的对话互文关系;最后作者指出,表面上纷乱复杂的世纪末中国文学批评实际上在进行着选择,选择的标准是国内外的文化背景及民族文学活动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选择小说观念的时代背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小二黑结婚》绝非偶然的几乎同时出现、赵树理的小说方向的坚实的生活依据、赵树理是小说创作中从艺术到思想情感的全方位的大众化、作为一种文学观念的小说观念的演变等五个方面 ,站在 2 0世纪中国小说观念演进的角度探讨了赵树理小说创作中表现出的小说观念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毛诗序》和钟嵘《诗品序》中“吟咏情性”的差异是:1.“情”的内涵差异;2.抒情方式不同;3、抒情目的不同;4、各自不同而又鲜明的时代印记。通过比较得出二者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诗歌抒情性本质特征的整合和凸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点明了英加登和伊塞尔对文学批评的读者重点转移的理论贡献及共通之处,然后由比较得出伊塞尔文学作品意义构成方面较之英加登严密精致及进步之处。最后从二者理论的弱点入手,结合中国文论及文学现象,探讨了新的文学批评理论构建完美的可能的契机。  相似文献   
7.
批评的历史维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20世纪文学批评领域出现的热衷于自我证明并拒绝历史语境的倾向,通过剖析文体学批评、道德批评、神话批评、精神分析批评和结构主义批评等五种批评方法,说明没有一种阐释模式是完全自足的,它们所谓的自主性来自阐释过程中的任意限定和设界。如果将其中的任何一种方法延伸,即使完全用它自身的术语,也会再次进入批评的历史维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赛珍珠两种文化主体性平等关系的探讨入手,用巴赫金的"对话"思想对赛珍珠跨文化的小说思想进行观察,从三个维度阐述了赛珍珠跨文化小说思想的意义:历史文化的维度,赛珍珠的小说思想像一面镜子,使她可以搁置民族主义情绪,相对中允地评价中国小说现代发展过程中对自身传统的漠视与偏颇;现实文化的维度,赛珍珠的小说思想像一个向导,使她能够关注中国小说的民间特性,从而关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为什么人"的问题;文化全球化的维度,赛珍珠的小说像一座桥梁,在沟通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沟通中国和世界方面做出的努力,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其意义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点明了英加登和伊塞尔对文学批评的读者重点转移的理论贡献及共通之处 ,然后由比较得出伊塞尔文学作品意义构成方面较之英加登严密精致及进步之处。最后从二者理论的弱点入手 ,结合中国文论及文学现象 ,探讨了新的文学批评理论构建完美的可能的契机  相似文献   
10.
文章本着探究长治经济欠发达、人的主观意识停滞陈旧方面的原因之目的,通过对源于上古的“太行精神”的形成、表现及其在现代生活中积极、消极作用的剖析,着重指出了长治人的“太行精神”花环背后和长治现代化改革不合拍的封建落后因素。进而以吕日周同志在长治的工作作风和发展战略思路为例说明一种现代化的“太行精神”的内涵和长治这个中国内陆中等城市现代化改革的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