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信息传播   5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1 一个历史人物的思想的形成,总是和他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尤其是青少年时代的生存环境,对他的思想影响更大。作家赵树理,对新文学做出过突出贡献,他在我国的新文学发展史上,有着独特地位。他为什么会有一个轰动性的出现,为什么在文坛上相当长时间里占有令人注目的位置,引起不少研究者热情的  相似文献   
2.
一、本时期文学概说中国现代文学从"五四"文学革命开始.中国历史上一个全新的文学历史阶段是伴随着伟大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伟大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而来的.辛亥革命未能改变中国社会性质.封建军阀统治,帝国主义侵略,内忧外患,中国仍处在黑暗之中.接受了西方新思潮影响的知识分子,深深认识到旧文化、旧思想严重阻碍着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新  相似文献   
3.
方志敏烈士的遗作《清贫》,是进行党的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从这篇一千多字的短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共产党人洁白朴素的生活比碧玉更晶莹;无产阶级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比白雪更纯洁;老一辈革命家的胸怀比海水更泓大!《清贫》是一九三五年在国民党的监狱里写成的.方志敏同志回顾自己奋斗的历史,抒怀述志,谱写出一曲无产阶级艰苦奋斗精神的壮丽赞歌.文章一开头就写道:"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  相似文献   
4.
关于博物馆,有过一种习惯的甚至流行的说法——某种东西不用了或者过时了,就说,早该进博物馆了。由于历史的原因,在人们的意识深处,博物馆似乎与当代的时下的生活活动有一道天然的界线,人们只是为着寻找历史与记忆的时候,才会跨过去。  相似文献   
5.
本次论坛结束之时,几乎所有参加论坛的中外学者都一致认为,此次由中国博物馆学会和贵州省文化厅联合召开的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学术论坛,是一次名副其实的国际学术会议,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博物馆学方面一次高水平的国际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6.
四、文学研究会作家的创作文学研究会作为现代文学史上出现最早、规模和影响最大的文学社团,为新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表现在文学创作方面.该会的发起人茅盾、周作人、郑振铎、叶绍钧、王统照、许地山等,后来加入的冰心、朱自清、庐隐、鲁彦等,分别在小说、诗歌、散文方面获得了极大的成功,都成为新文学发展中的著名作家.他们在创作方面形成了共同的倾向,即关心社会和人生,描写作者比较熟悉的人和事,体现着"为社会"、"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在具体创作上,各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下面重点介绍叶绍钧、冰心、朱自清三位.叶绍钧最能体现文学研究会现实主义的创作特色,是该会的代表性作家.1894年生于苏州,名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为圣陶.中学毕业后先后当过小学、高小、中学教师、编辑、大学教授.他的创作情况,可以用一个"早"字来说明.首先是较早创作短篇小说并产生了重大影响.早在"五四"文学革命前的1914、1915年,就有十多篇揭露社会黑暗、反映人民痛苦的文言小说问世.写白话小说也早,从1919年开始.二十年代短篇创作最盛.有《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稻草人》等集子出版.他的小说,一部  相似文献   
7.
一、博物馆价值再认识 中国博物馆事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不只表现在博物馆数量增加、质量提高方面,更表现在国家对博物馆事业的重视及相应的政策导向上,其中最突出的是制定和执行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的政策。这一政策极大地调动、激发了公众走进博物馆的热情,也对博物馆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种陈列的艺术都是内容研究和形式研究的综合结果,只不过博物馆的主题陈列,尤其是人物博物馆、纪念馆的基本陈列(多为生平陈列),其内容研究与形式研究的关系更为密切罢了。 鲁迅研究早已是人文研究领域的一门显学了。鲁迅研究的广度与深度无疑为鲁迅生平陈列提供了坚实的内容基础。但一般意义的文本研究注重的是内容,不必考虑文字以外的表现形式的研究。而展示的研究更直接更关键的是形式的研究。以内容研究为基础的陈列大纲提供的仅仅是文字,对于陈列来说,更重要的是寻求和创造表现文字的形  相似文献   
9.
上海博物馆建设和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一、基本情况上博是一所著名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 ,成立于 195 2年 ,目前拥有在编职工 5 0 0余名 ,馆藏文物 12万件 ,尤以青铜器、陶瓷器和书画藏品著称。现馆址坐落在上海市人民广场南端中轴线上 ,是一所九十年代新落成的融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为一体的现代化建筑 ,占地 0 .8公顷 ,地上 5层 ,地下 2导 ,建筑面积 4万平方米。自 1996年 10月新馆全面开放至今 ,11个各具特色的中国古代艺术文物专题陈列和一系列富有新意的临时展览 ,吸引着大批海内外参观者 ,年观众量达 10 0余万人次。近年来 ,上博以优越的地理位置 ,独特的建筑风格 ,先进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