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创新素质的培养应做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实践中,应紧密结合学科特点,在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行为的呵护、创新能力的提高等几方面从课堂发言、作文教学、课外活动设计、改变传统师生关系、探索新的学生评价体系等多方面入手加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目前,世界各国正以各种形式开展教育改革,教育改革中对中小学德育的重视已达成共识,有些国家甚至通过教育立法来保证德育的发展。各国的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不尽相同,但究其德育方法主要有道德认知法、价值澄清法、榜样示范法和情感陶冶法,其中情感陶冶法是通过情感的无意识作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不易产生抵抗心理。因此将从情感教育、审美情感和陶冶法三个纬度的相关理论来探讨情感陶冶法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一、教师性格的基本特征 教师的性格是指教师在教育和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态度特征及行为方式的总和.它属于教师具有的非智力因素,同时也是一种教育因素,是其它因素所无法取代的.大多数教师在日常的学校教育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就是教师的基本性格特征,根据心理学从结构上对性格特点的分析,教师性格的特征可分为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和理智特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