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10年10月份,笔者受福州一中委派赴郑州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郑外”)进行为期8天的校际交流活动。时间虽短,但郑外这所中原名校卓越的校风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初到郑外,首先注意到的是校门口由北大已故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题写的石刻校名,苍劲有力的书法饱含了季老对郑外的殷切期望。其次,很亲切地发现郑外的建筑和福州一中一样采用红砖。到郑外的一路上,郑外的老师用了很震撼的三个字“哈佛红”来描述郑外的红房子。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节语文公开课,课文是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就整堂课而言,教师的导入、分析、讲解以及与学生的互动、多媒体的运用可谓是得心应手。在教学任务基本完成之后,这位教师别出心裁地出了这样一道思考题:我们试设想一下,皇帝看到了这首词,深深地被苏轼的报国之情所打动,派他出任抗敌的将领,率军出征,你认为苏轼能取得胜利吗?学生思考交流了几分钟后举手发言。  相似文献   
3.
在ERP环境下,电力科研院所的信息流、物资流和资金流高度集成,在给经营管理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财务风险。本文分析了ERP环境下电力科研院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就强化财务控制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4.
汉语句子的修饰语指的是定语、状语。一般也把它们叫做句子的“修饰成分”或“附加成分”。说它们是附加成分是就其结构特点而言的,而不是指它的表意作用说的。恰恰相反,这种附加成分在句中的表意作用却是极其重要的。再加上句子的修饰成分往往结构复杂,含义丰富,不把修饰成分的内部结构及其所修饰的关系弄清,就无法  相似文献   
5.
陆余贤同学问:《苏州园林》中,作者写道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到过的只不过十多处,那么,课文是如何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的呢? 《苏州园林》是一篇准确地把握客观事物特征的优美的说明文,作者运用多种手段来说明事物特征。1.由个别概括一般地说明。作者综合了苏州各个园  相似文献   
6.
成语是人们长期习用的一种固定短语,它同词及其它短语一样,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和语汇的组成成分.但成语却是语言建筑材料中独具特色的一类.从结构特点上看,它结构定型,组成成语的内部成分以及各成分之间的相对位置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具有很强的沿袭性;从表意特点上看,它意义完整,概括,言简意赅,具有很强的凝炼性.同时,成语往往具有各种各样的修辞色彩,因而更增强了它在语言中的表达力.成语的这些特点,使成语犹如语汇材料中一串串的明珠,在语言这斑驳陆离的世界中放射着绮丽的光彩.  相似文献   
7.
8.
从2004年开始,方山县用四年时间,打了一场中小学布局调整“攻坚战”。创办了13所规模较大的农村寄宿制小学。在布局调整之初,我们就深刻认识到:创办寄宿制学校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善乡村薄弱教育现状,让农村教育向城市教育靠拢,逐步实现城乡公平教育。因此,当时我们就明确提出“调整布局与加强管理并举”的思路。到2007年,在全县中小学布局调整任务基本完成以后,我们把工作重点全部转移到寄宿制学校的管理上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