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24年   2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童谣是优美的韵律,给孩子的童心着上美丽的色彩,给孩子的童年以美好的回忆;童谣是文化的延伸,让孩子了解更多的文化,给孩子童年以深刻的内涵;童谣是美好的憧憬,让孩子对未来充满希望……将多样化的童谣融入语文教学工作中,能够增加语文课堂的趣味性,让课堂内容丰富,让我们的课外生活丰富多彩。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简单分析了传统教育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弊端以及如何更好地借助童谣构建新型、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课程改革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但如何评价学生的综合思维发展水平仍需进一步研究。文章以人教版教材选择性必修1第四章“问题研究”为例,将SOLO分类理论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综合思维水平划分相结合,对学生在该问题研究中的综合思维水平层次进行划分,以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评价,并为学生综合思维素养的培养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自2020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双碳”目标以来,“双碳”教育不断发展,“双碳”目标也成为高考地理试题的重要考查内容之一。文章根据高考评价体系对高考地理试题与“双碳”目标的结合路径进行了探讨,认为“双碳”试题由“双碳”目标相关地理核心概念、“双碳”目标相关的情境与问题、“双碳”目标下的价值立意三部分组成。在此基础上,对2023年高考全国文综乙卷第37题进行了“考什么”“怎么考”的具体分析,提出了“双碳”目标融入地理高考的备考及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