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科学研究   3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在改革大潮中崛起──来自四川省江油水泥厂子弟中学的报告李永科企业重教开新花,园丁育人展才华。抛洒几多劳心汗,教出几多优秀娃。样子就办成什么样子;二是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把子弟中学办成一流的学校。面对子弟中学的生死存亡,江油水泥厂的领导痛定思痛...  相似文献   
2.
3.
本文利用马尔科夫链来理解重大工程的不确定性和动态演化特征,利用熵理论来量化重大工程的复杂性水平,建立了重大工程复杂性的马尔科夫链-熵度量模型。结果表明,重大工程的复杂性包括技术、环境、组织、目标、信息和任务六个维度,并具有结构性、不确定性和动态性特征。马尔科夫链可以用来描述过程,熵可以用来量化复杂性。该研究可以揭示重大工程的宏观状态与微观状态之间的关系,测度重大工程的复杂性水平,分析可持续发展趋势并进行预测决策和控制。  相似文献   
4.
分析笔者所指导过的上海立信会计学院50多位学生的毕业论文,表明本科生毕业论文存在选题偏大、格式不规范、逻辑不通顺、抄袭比较严重等诸多问题,针对问题根源提出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要负起指导责任、毕业生端正写作态度、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教育学生树立诚信意识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永科 《新高考》2008,(7):32-34
一、图像法 有些探究性实验,处理实验数据时仅涉及到两个物理量间的关系,比较简单,可直接使用图像法直观求解.  相似文献   
6.
一、物理阅读能力的培养 物理语言通常包括文字、符号和图像等. 1.文字语言阅读能力的培养 文字语言主要描述物理现象,表达物理概念和规律,呈现物理问题.它的主要特点是科学严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应逐字逐句推敲,认真理解;阅读中不能停留在语言本身的一般理解上,必须抓住文字语言所表达的物理含义.如,电阻的定义是"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中电流的比值".如果简单地理解成电阻就是电压与电流之比就不准确.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挖掘其深层内涵--电阻反映的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加不加电压或所加电压多少无关.只有这样,才能理解物理语言并正确应用它去解决相关物理问题.  相似文献   
7.
李永科 《新高考》2004,(11):61-62
沿波的传播方向看,“上坡”的质点向下(y轴负方向)振动,“下坡”的质点向上(y轴正方向)振动,简称“上坡下,下坡上”.  相似文献   
8.
电学实验仪器(如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等)的选择是电学实验中电路设计的前提.由于学生没有总结出选择电学实验仪器的方法或技巧,致使这类考题失分严重.有没一种简单的方法或技巧可快速实现对电学实验仪器的正确选择呢?案例1(2009年福建卷)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制作一种传感器,需要选用一电器元件.图1为该电器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有同学对其提出质疑,先需进一步验证该伏安特性曲  相似文献   
9.
长度测量是物理学中的最基本的测量 ,它包括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长度测量的工具有刻度尺、游标卡尺、千分尺 ,它们属于长度的直接测量 ,也是高考物理考试的热点 .其实 ,物理学中还有一些有创意的长度测量的方法 ,即间接测量 .其与基本的长度测量仪器相比较 ,同样内涵丰富 ,考查功能明显 ,因此 ,倍受高考物理命题专家的青睐 .下面是笔者对有关长度测量方面问题的认识 ,愿与同行进行交流 .一、长度测量实验原理的创新意识1 .电学原理例 1 (1 996年上海市高考题 )  P是一根表面均匀镀有很薄发热电阻膜的长陶瓷管 (其长度 L为 5 0 cm左右 ,直径 D为 1 0 cm左右 ) .已知镀膜材料的电阻率为 ρ.管的两端有导电箍 M、N.现给你米尺、电压表 V、电流表 A、电源 E、滑动变阻器 R、开关 S和若干导线 .请你设计一个测定膜厚 d的实验方案 .(1 )实验中应测量的物理量是     ;(2 )在虚线框内用符号画出测量电路图 ;(3)计算膜厚的公式是     .图 1       图 2分析 本题虽然给有米尺 ,可以用来测量陶瓷管的长度 L和其直径 ,但却无法用来测定膜厚 ,因为发热电阻膜很薄 ....  相似文献   
10.
学校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任重道远,意义尤为重要。笔者认为,贯彻《纲要》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