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学专业是农业院校的传统优势特色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国内各农业院校均在进行人才培养改革。湖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的教学研究与改革曾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为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农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本专业在总结过去成绩、分析自身问题、借鉴兄弟院校经验的基础上,拟定了专业综合改革目标,从专业办学定位、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方法、教学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2.
依靠先验的情节模式创作出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情节是当代戏剧“讽古喻今”的重要手法。分析了当代俄罗斯作家尼·萨杜尔的戏剧创作中对传统创作手法的借鉴、重新评价与发展,阐释了作家对人的本质特征及他在荒诞境遇中的命运、前途的理性思考,论述了当代俄罗斯剧坛传统性与现代性相互依赖、水乳交融的创作趋势。  相似文献   
3.
英语是中学阶段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中学生继续学习与深造的基本语言之一,学好英语无论对于掌握现代科学技术,还是掌握现代交流、学习技能,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网络环境下,由于学生的学习环境发生了变化,学生的个性需求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英语自我学习方法就显得格外重要。为此,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进行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使得初中历史教学更加强调个性和提倡创新,培养发展型和创造型的综合人才成为初中历史教学的宗旨.要想真正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掌握新知识的能力、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初中历史教学必须要构建课堂新模式,寻找教学的突破口.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对历史问题质疑、通过学生联想使课堂充满历史思想、以及让学生学会求证成为初中历史教学的突破口.本文就从如何让学生学会质疑、联想、求证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阐述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现阶段教育担负着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光荣任务。那么,我们现在所考虑的教学方法改革的问题,则必须紧紧围绕为未来作准备的基本目的。舍此来谈论方法改革的问题,很易容堕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误区。  相似文献   
6.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几点做法吴忠市古城乡中心小学李瑞莲小学生的课业负担重,严重地影响了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国家教委三令五申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为此,我在教学上采取了一些办法。一、加深首次印象。第一次的印象往往比较深刻,不容易忘记,学习也是这样。教学...  相似文献   
7.
“地理者 ,空间之问题也。”毛主席的一语 ,道出了地理学的本质特点。地理空间位置 ,主要包含纬度位置 ,海路位置以及区域之间的相对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等 ,这些是构成中学地理教材的重要内容。无论哪个地理的文物的说明 ,无不从它的地理空间位置为出发点 ,而学生学习地理知识 ,也只有建立了地理空间位置概念之后 ,才能学习好。因而 ,教学中就要以地理图象为载体抓好地理空间位置的教学、帮助学生建立地理空间位置的概念。丰富多彩的地理图象 ,为教师讲解地理知识 ,演示地理原理 ,说明地理成因及地理分布提供了依据 ;为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理…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宫内节育器(IUD)广泛应用及诊断技术的日趋先进及精密,异位妊娠发生率及诊断率有上升趋势。本文就我院1998至2001年间收治得57例IUD合并输卵管妊娠病例的病因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英语教学中相互默契的形成与发展广州石化中学李瑞莲在教学中,仅有教师的积极性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默契配合。实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尤其如此。但是,反过来仅有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行,教师还应起主导作用。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法,还应研究学法,研究...  相似文献   
10.
加强农村小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培养吴忠市古城乡中心小学李瑞莲农村小语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是个难点。教师们下了不少功夫,费了不少心血,但收效甚微。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笔者作了一些探索,在指导学生修改文章方面下了些功夫,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九年义务教育小语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