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许多师专学生反映在英语新闻的听力学习中感到吃力,作为教师,如何消除学生对新闻学习的畏惧心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听英语新闻的技能?本文主要从教材的选择、课堂教学和开展第二课堂等方面介绍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2.
从方言指示语研究、汉语指示语研究及外语指示语研究三个方面介绍了2005-2006年国内指示语研究的研究成果,发现在指示语的研究中出现新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在各种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指示语相结合的研究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和新的进展.但指示语五个类别的研究不平衡,研究集中在英语等少数语种上,指示语的研究范围有待拓展,研究的深度有待加强.小语种和方言将成为新的研究对象,指示语的研究与英语教学结合起来,有助于提高指示语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篇连贯是一系列动态的心理表征、映射和概念整合过程,是认知者对语篇信息的整体概念化解读。在认知视域下,概念转喻可以通过突显、心理可及和概念整合等三个机制构建语篇连贯。  相似文献   
4.
如何准确、全面地评估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水平,是专业英语教师在口语教学的过程中积极探讨的话题。本文通过分析学生在英语口语学习中存在的多种障碍,提出如何结合这些障碍,对学生的口语水平进行多元、客观地评估。  相似文献   
5.
论盖茨比的双重性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考察盖茨比的双重性格,揭示了盖茨比悲剧的实质以及“美国梦”与美国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盖茨比的悲剧是他本人的性格与他的追求之间矛盾的悲剧,同时也是整个时代年轻人的共同的悲剧。  相似文献   
6.
论图形-背景理论在认知语言学领域运用的优势及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图形-背景理论在认知语言学领域的优势与不足.作者认为,图形-背景理论在分析空间介词、时间状语从句、倒装句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但该理论要系统、广泛地应用于认知语言学领域,还要解决语言实践的线性特征与静态分析的矛盾、受者中心还是文本中心、话语实践中突显因素多样化、东方传统思维的整体认知观与图形-背景理论的冲突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2016至2020年期间,国内在第三人效果理论的领域的研究稳步推进。从研究内容、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来看,第三人效果理论被成功应用于对社会重要传播事件的研判,对具体的传播实践的指导中。在新媒体传播语境下,该理论具有良好的发展张力和适应性。对已有成果的考察也显示了国内对第三人效果理论本身的研究进展较慢,滞后于理论本土化应用的需求,引导传播技术发展、改善传播生态的力度不够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世界文学视野中的乌托邦具有丰富的意义和解读的多层次性。本文从乌托邦的审美意义和乌托邦与现实的关系的角度考察了鸟托邦的屏蔽现实的手段及意义、关照整体及可能性的特征、解构与重构的双重属性。  相似文献   
9.
网络交谈语言的发展历程是宏观语言发展过程的缩影,对网络交谈语言的研究能帮助我们加深对语言本质的认识。本文从网络交谈的语境、交谈方式的变革及表情表达的机制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当前网络语言的特点。探讨了语言发展与其使用环境的相互的、能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