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对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员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着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实施,笔者在98级、99级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员中进行了问卷式调查.针对调查中反映出的问题,笔者认为加大宣传力度、建立有效机制是做好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评估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开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工作之初就提出:"要建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评估与督导制度.在每个教学周期或必要时,国家学位主管部门将组织或委托有关机构对试点单位试办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进行评估和督导."(1)随着我国首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员)完成学业、获得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工作的第一个教学周期已经结束.那么,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质量如何?试点工作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和不足?如何进一步完善试点工作?等等,这些问题均需要通过教育评估予以解答.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尚未建立起针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特点的质量评估体系.鉴于此,笔者结合承担的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科研课题,从分析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殊性入手,提出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评估应遵循的原则,并就目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评估所面临的几项紧迫工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与大家交流商榷.  相似文献   
3.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和人才培养的工程师,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弘扬者和推动者,是学习型社会的先行者和示范者。一千万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的提升是教育改革发展成败兴衰之所系,而教师继续教育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保障。中小学教师及管理人员研究生课程班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引起了师范院校研究生教育部门和基础教育界的重视。一、在中小学教师中开展研究生教育是提高教师素质的迫切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加强和改进师范教育,大力提高师资培养质量。2…  相似文献   
4.
研究兼做“三助”工作制度化的几点思考李章泉,刘庆刚对研究生兼做助教、助研、助管’简称“三助”)工作的探索,不少学校从80年代初就开始了。1986年,国家教委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通知冲提出了“积极建立研究生兼做助教工作的制度”的任务、作为一项...  相似文献   
5.
为了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加快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1996年4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4次会议审议批准,自1997年起在我国设置与试办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并在北京师范大学等16所师范院校试点招生。1997年10月,经国务院学...  相似文献   
6.
1999年8月至11月份,山东省学位委员会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制订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的意见”,组织山东省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制订了 2000年、 2002年、 224年建设新增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博士学位授权点、硕士学位授权点的规划和2002年、2006年建设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规划。在此基础上,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成立科研课题组,对今后五年山东省学科建设与发展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了加快学科建设,优化学科结构,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尽快适应山东省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  相似文献   
7.
突出专业学位特色优化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首批教育硕士生进入学位申请和论文答辩阶段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工作的第一个周期即将结束。笔者结合试点工作 ,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及其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的原则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事基础教育的一线教师及其管理人员在获得硕士学位(包括普通的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学位)以后仍然面临继续提高自身素质、继续学习和提高学历教育的问题,即硕士后继续教育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师(含管理人员,下同)获得硕士学位的途径以及获得硕士学位后继续学习的必要性分析,提出基础教育教师硕士后继续教育的三条途径。  相似文献   
9.
主编寄语     
李章泉 《德州学院学报》2008,24(4):I0019-I002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