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李素卿 《新闻窗》2010,(3):96-97
2009年10月,中国第二大电视传媒机构——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在全国广电系统内率先实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制方案是将上海文广拆分为"上海广播电视台"和"东方传媒",由此拉开全国广电传媒领域制播分离、转企改制的序幕。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高考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实施,选科成了越来越多学校、家长、学生关切的话题,选科指导由此也成了高中生涯规划课程的重点内容。但受到教师精力、知识面以及课时等限制,生涯规划课堂上提供的资讯有限,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于是尝试以课后作业的形式将课堂进行扩展。课后作业模式的探索立足于学科发展导向,以项目学习小组形式实行,从学生上交的报告质量及反馈可知,通过积极投入参与,学生不仅获得了较为全面的选科信息,其信息收集及处理能力、人际协作能力都得到较大的提升,彰显出此模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从法理基础、立法、司法等法律角度对数字图书馆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构建数字图书馆环境下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这一组织,在权利人、使用者和社会三方之间架起一座畅通的桥梁,既有利于维护著作权人及其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推动数字图书馆事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语教学中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特别重视吟诵训练。吟诵训练的目的是培养,语感是对语言的感应能力,旨在强调对语言的声音之美的领会。追求语言的声音之美是中国语言学的重要特色,诗一直是中国学的主要形式,而吟诗作又非常讲究声韵格律,就连大观园里十三四岁的孩子们联诗缀句都在韵律上求奇斗险,可以想见古代人在对待和把握语言的声音之美这一方面是如何在意又是如何娴熟。中学语课本选取的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就淋漓尽致地描绘了私塾中吟诵训练的情况,在私塾时代,语教学讲究的是先熟读,再背诵,最后才分析句读大意。俗话也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还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等等,都道出了熟读成诵是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事实。许多语言学领域中的成功人士在介绍成功经验时都曾提及自己幼年的背诵功夫,并嘱咐年轻人多背点东西会受用终生。吟诵训练之重要,于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