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李素碧 《成才之路》2012,(28):24-24
阅读是学生的一种个性化行为。这种个性化行为是读者跟文本的一种对话过程。学生通过这种"对话"去理解文本内容,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或体会人物形象,从而受到文本的熏陶教育。而阅读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阅读效果。可见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不容掉以轻心。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那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阅读文本的能力呢?下面笔者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2.
新课改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倡多元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体验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等。因而教师的职业角色与教育形象就发生了转变。新课改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教育情景的创设者,学生成长的促进者,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之上的。教师的权威不是“外部强加”的,而是“内在养成”的,不是凭借制度的力量,而是在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与知识建构的活动中自然形成的。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给了语文教育一个新的定位,也给如何开展语文教育教学创设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在语文教育中让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使之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广阔视野。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正体现了新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