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教育   68篇
科学研究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受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性和现代教育体系复杂性的影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总是存在着某些重点和薄弱环节,从而导致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和不协调性:文章分析了教育发展重点与薄弱环节的若干特征,指出抓好重点与薄弱环节是国内外推进教育协调发展的共同规律,并就如何把握教育发展重点与薄弱环节提出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2.
2000年 6月 10日,中国科学院院长陆甬祥在北京科学会堂作了题为《关于新世纪科学教育的几点思考》的学术报告,他指出:“我国在 21世纪应着手进行我国的科学教育研究,加强学校中的科学教育,使学校教育适应知识时代科技飞速发展要求,迎接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到来”。这个报告引起了我国教育、科技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更多的人了解科学教育、理解科学教育,现就我国科学教育研究的意义、内容和方法谈谈自己的浅见,以就教于大家,并希望对我国的科学教育研究有所裨益。   一、我国科学教育研究的意义   1.加强科学教育研究是社会…  相似文献   
3.
《嵌入村庄的学校:仁村教育的历史人类学探究》利用口述史和田野调查研究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村庄教育变迁的个案。该研究借助大量第一手资料指出,学校不仅仅是一种深入村落之中的国家力量,村落中的学校在很多方面还延续着传统,显示出在地色彩,直到现在还处于本土与西洋、历史与现实、乡村与城市、国家与地方等多重张力的网络结构之中。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初期,在清末"新政"中,工具理性开始渗透到中国政治、文化教育体制中。由于近代学前教育体系中,规定了学前教育辅助家庭教育的办学方向与宗旨,这促进了工具理性向乡村家庭教育的渗透;1932年颁布的《幼稚园课程标准》,标志工具理性开始渗透到中国学前教育课程体系中。  相似文献   
5.
教学不仪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而且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渠道。正因为如此,改革课堂教学、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历来是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着眼点和突破口之一。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相互联系桕互作用的过程,其中有着教师、学生、教材与教学手段等许多重要的制约因素。因此,课堂教学改革必然涉及诸如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结构的优化、教法与学法的革新等许多方面。本文拟结合当前中学数学教学的实际,对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和面向全体学生等问题从理论上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7.
在义务教育师资培训具体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四三体系"培训模式,为迅速改变义务教育师资滞后的局面,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措施,也为高师院校、教育学院参与地方教育教学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8.
个体化社会背景下,中国乡村社区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社会组织结构发生了变化,农村公共管理面临挑战;人口迁移与流动成为常态,乡村社区由熟人社会变为半熟人社会;维系农村社会的传统价值体系瓦解,乡村文化呈荒漠化;乡村家庭赡养与教育功能弱化,隔代养育成为“常态”.随着这一系列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各级政府对待乡村学前教育的政策已逐渐由“市场主导”向“政府主导”回归;乡村幼教机构的增多在给予乡村家庭更多学前教育选择机会的同时,也带来恶性的价格竞争,加之乡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因经济收入低下而极其不稳定、“逆向选择”现象普遍,致使乡村学前教育面临着严峻的质量挑战.政府在主导乡村学前教育发展时必须在扩大教育机会的同时保障基本的教育质量,加强乡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规范乡村幼教机构办园行为.  相似文献   
9.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是一次创新,是一场深刻的教育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变革。主要表现为:基于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重构;课程编制与实施的变革;课程文化的创生。同时,数学课程改革也面临着政策与保障的问题以及课程实施的问题。有效推进我国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运行机制;深入理解和全面落实多元化课程目标;重视数学学科的系统性和结构化处理;进一步加强课程的应用性和综合性;达成预设性、选择性、生成性的和谐与平衡;把有效教学作为衡量课程实施效果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0.
专访对象 :杨燕钧 (个人简介附后 )专访地点 :临沂师范学院办公楼 ,临沂现代实验学校专访时间 :2 0 0 0年 1 1月 2 7日上午 8∶3 0~ 1 1∶3 02 0 0 1年 3月 1 7日下午 3∶0 0~5∶0 0专访形式 :访谈与笔谈相结合原国家教委“师范教育科研课题”———“‘问题解决教学’的研究” ,其研究成果在各级教育类期刊上发表和报道后 ,引起了数学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为此 ,我们对课题负责人进行了专访 .话题 1 “问题解决教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新型数学教育模式 ,其创新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我们的研究借鉴了国内外许多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