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理念给广大教师的观念带来了强大冲击,教师们的认识普遍有了很大转变,但在教学之中如何正确对待、科学落实,却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不少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出现了偏差,或隐或显有悖“课标”精神,兹举几端并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2.
一般情况下.“先生”是相对于“女性”而言的,是女性的“对立面”,可与“女士”并列使用。如萨达特在《和平属于我们大家》一文中说“女士们,先生们,和平不是在几行官样文章上签个字,而是重新撰写历史”(《著名演讲辞鉴赏》第336页,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就是明显的例子。从这个意义上看,称女性为“先生”似乎就犯了逻辑错误。但在报刊上。却又常可看到用“先生”称女性的例子。如:  相似文献   
3.
说"他盗"     
<鸿门宴>是中学语文教材中一篇传统而经典的课文."课改"前是保留篇目,"课改"后各版本高中语文教材仍选用了这篇课文.该文中有这样的话: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下课"指课堂教学中一个单位教学时间的终了。当今已成为一个新义词.常指体育教练、政府官员等被解除职务,离开工作岗位。现在我们发现"下课"还可用于表述某物具有某种功能而其功能不被使用。例如:  相似文献   
5.
《拿来主义》是一篇战斗性很强的杂文,它说理形象,深刻,文笔辛辣、犀利。尤其是讽刺艺术相当高超。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用漫画式的笔调简练传神地勾勒出滑稽可笑的形象,讽刺国民党反动派的投降媚外。例如:①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着“发扬国光”。“捧”字活画出国民党反动派在洋人面前非常虔诚、毕恭毕敬的丑态,“挂”字既勾勒出画展的特点,又讽刺了国民党反动派恬不知耻、以媚外为  相似文献   
6.
《孔乙己》《祝福》《阿Q正传》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这些作品所刻画的主要人物孔乙己、祥林嫂和阿Q尽管形象不同,性格各异,但深入思考后,不难发现他们身上有一些共性:孔乙己、祥林嫂、阿Q是鲁迅先生精心雕琢的一组“多余人”群像。  相似文献   
7.
名篇名句默写可谓是高考语文试卷的经典题目.按照以往的备考经验,记清楚、写正确足矣,备考无窍门,命题似乎也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可言.然而,近些年一些命题专家大胆创新,推出了一些新题型,使原本没多少技术含量的默写题显现出了技术性.本文试对2015年高考全国课标卷名篇名句默写题作一评析.  相似文献   
8.
(一)农村调研报告 星竹 他主动提出要到最穷困最偏僻的山区去支农。于是上级满足了他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李纪镜 《辅导员》2012,(Z1):32-34
近读明代吴应箕编撰的《读书止观录》,着实看到不少读书故事,颇富辩证对立之趣,对我们来说,亦颇有启迪。苦与乐宋太宗每天读《御览》三卷,宋琪认为皇帝这样做太辛苦了,太宗却说:"开卷有益,不为劳。"读书固然需要时间和体力的付出,但在付出体力、精力的同时,我们获得知识的回报,获得精神的滋养,从心理上说,因为醉心于书而将寂寞、空虚摒之于身外,何劳之有?历史上以读书为乐的例子真是举不胜举。葛洪家贫,又屡遭火,典籍烧尽,于是"负笈徒步,借书抄写,卖薪买纸,燃火披览"。借  相似文献   
10.
说“冠”     
冠,是古人的一种服饰。古时贵族男子年满二十即行冠礼。《礼记·曲礼》:“男子二十,冠而字。”戴冠是成人的标志,也是贵族男子的常服。冠和帽子相似,但不同。许嘉璐先生在《古代的衣食住行》一文中指出:“说冠是帽子,是就戴在头上而言,其实冠与后世的帽子形制很不一样。冠并不像现在的帽子那样把头顶全部罩住,而是有个冠圈套在发髻上,上面有一根不宽的冠梁,从前到后,复在头顶上。”《中国古代史常识·专题部分》也说:“冠本来是加在发髻上的一个罩子,很小,并不覆盖整个头顶。”而帽子,尽管种类繁多,型号各异,但总的说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