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生产实习教学中要使学生高效地掌握专业操作技能,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调动每个学生训练的自觉性、积极性及主体性。因此应采取加强训练目标指导、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技能等措施,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施良方教授也认为:“课堂提问是反映课堂师生互动的行为,是一系列按一定顺序排列的‘行为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总离不开提问,只有对提问进行艺术设计,巧妙使用,恰到好处,才能产生积极作用,达到良好的效果。课堂提问犹如“传球”,必须把握好时机,传出来的球既要让同伴接得舒服,又要让同伴便于衔接下一个动作,从而形成有效的攻击。恰当运用提问,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探求学问的愿望,发展思维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反之,如果没有恰当的提问,那势必是教师在唱“独角戏”,而学生只是充当听众。这样,就不能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必然会遏制学生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生产实习是技工学校的一门主课,在生产实习教学活动中,努力探索生产实习教学规律,使学生通过生产实习获得严格的基本操作技能训练,成为企业所需要的技术工人,这是生产实习教学的主要任务。而生产实习教学课堂化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生产实习教学课堂化的意义突出学生  相似文献   
4.
李绍阳 《考试周刊》2012,(47):40-4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强调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5.
李绍阳 《现代语文》2010,(4):103-103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工作最重要的是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师生间是活生生的人的相互关系。"叶澜先生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是鲜活的,是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  相似文献   
6.
浅谈电工技能训练教学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性强是电工技能训练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如何教好这门课,采取何种教学方法,怎样提高技能训练的教学效果,尽管教育界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但理论层面的探讨居多,缺少实践中直接经验的描述。笔者就电工技能训练教学,结合十几年教学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改进,构建出立体式、交流合作、环节式、自研式等教学方法,以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7.
8.
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名著阅读是中小学阅读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个大背景之下,综观当前农村初中生名著阅读现状,形势不容乐观。一方面农村地区初中生往往存在社会视野偏窄、家无藏书、精力更多集中于应试上等"先天不足",  相似文献   
9.
李绍阳 《考试周刊》2013,(50):171-172
<正>作为一名农村中学教师,我接触过形形色色的农村留守儿童,其中有两位学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可以说是留守儿童中的典型。不久前,我接到了李炜同学的一则短信:老师,我现在刚到大学校园,我的成长离不开您的帮助,感谢老师,难忘师恩。欣喜之余,不免想起这个小个子学生刚入学时的情形。初次接触,我就觉得他的个性有些腼腆。他是父母一起陪着到学校报名的,父亲木讷老实,母亲热情健谈(言谈举止与一般农村妇女颇有不同,交谈后才了解平日里就喜欢看书)。报名后他的母亲与我侃侃而谈,向我介绍了他的情况。父母在广东打工,  相似文献   
10.
李绍阳 《现代语文》2006,(12):117-118
众所周知,作教学是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是语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乡镇中学,一些写作基础差的学生“谈色变”,无话可说,无可作,只能东拼西凑,勉强成。绝大多数写作水平一般的同学,也只会人云亦云,落入俗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基础薄弱、缺乏兴趣、见闻不广、缺少生活积累等,而最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在作教学中没有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启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中学生,所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大同小异,接触的思想、作品、传媒也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