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体育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南宁市创城工作的深入推进和市民对居住环境要求的逐步提高,城市环境不断美化,但因相关法律法规严重滞后、城市功能区规划不完善和监管工作的部分缺失等,导致环境信访问题日益突出,必须研究对策,以免影响和谐宜居南宁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经过初中阶段英语基础知识的积累,高中的学习是学生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关键阶段。高中英语课堂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阵地,教学质量的好坏对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实施有效教学成为了高中教师关注的话题,对此作了简要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3.
为验证基本体操对农村幼儿感统失调干预的效果,对53名农村感统失调幼儿采取实验法,一组运用基本体操的训练对其进行干预,一组采用传统教学,通过两组幼儿实验前后对其身体素质与感觉统合能力9项指标进行测试,得出两组大部分指标测试结果差异性具有显著性,说明基本体操对农村幼儿的感统失调具有一定的干预效果,建议在农村幼儿园教学中适当增加基本体操内容.  相似文献   
4.
生物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课改革关系到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的成败.新课标高中生物实验改革已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笔者经历了新旧版本生物实验教学的转变过程,现把新旧版教材实验进行简要分析. 通过新旧版本教材中各个实验的教学实践,新教材实验具有以下优势: 1.实验形式多样,使课堂注重培养素质.  相似文献   
5.
万飞  李腊梅 《文教资料》2011,(27):225-227
学风是学校文化传统、办学理念、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主要包括学生学习态度、听课情况、学习环境、学习纪律、考试态度、课余时间利用等六个方面。作者认为,主要应从学生、教师、学校、家庭四个方面来改善大学生的学习风气。  相似文献   
6.
李腊梅 《初中生》2008,(9):66-67
5·12汶川地震摧毁了多少人的家园,击碎了多少人的梦想,夺走了多少人的生命?灾难常常让我们措手不及,无所适从。然而,事物总有其两面性。对幸存者来说,这场灾难使人警醒,教会我们怎样看待生命,怎样对付灾难。地震过后,我们唯有化悲痛为力量,重整旗鼓,继续吹起催人奋进的号角,勇敢地向着新的彼岸,出发!  相似文献   
7.
揭示课题后,让学生阅读课文并思考课后练习:“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它为什么看不起陶罐?”学生自由读课文时,很快便抓住了“傲慢”、“轻蔑”、“恼怒”这些词语。在教师帮助理解词语后,学生再读句子,体会铁罐骄傲的形象。这时,让每个学生拿出一张纸,动手画陶罐和铁罐的表情。对照两幅画,学生说说人物的心理。一个学生说:“铁罐说话非常傲慢,最后还蛮不讲理,大发脾气,所以要画出它双眉竖起、两眼圆瞪的样子。”另一个学生说:“陶罐非常谦虚,在铁罐奚落自己时并不软弱,它跟铁罐讲道理,见劝说无用,最后不再理睬铁罐。因此…  相似文献   
8.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把培养和训练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结合起来,使其互为促进,共同发展。如何结合呢?我的方法是落实两抓:一抓课文语言的拓展想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形象思维不能只停留在对事物的外部特征的认识上,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文章的语言表达,对人物、景象等加以符合情理的想象,从而抓住事物的本质,加深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使形象思维获得良好的训练。如讲述《桂林山水》一文,我抓住“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的生动描述,…  相似文献   
9.
以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体育特色技能课程建设为切入点,对其教学创新性展开研究,从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三个领域予以创新,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增强学生体质健康,尝试培养一批具有较高幼儿体育教学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做出帮助。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面临被时代淘汰的严重危机。而就业环境的恶化与办学困难的增加,是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本文从培养目标、就业渠道和特色课程建设三个方面出发,为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专业的生存与发展,探索出一个符合社会需要的新型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