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在《内江师范学院学报》特色栏目“明清小说研究”创办十周年之际,为进一步明确栏目方向,提升栏目水平,扩大栏目影响,学报编辑部于2014年12月5日至7日,在成都召开了特色栏目“明清小说研究”研讨会。应邀出席会议的有北京大学侯忠义教授、复旦大学黄霖教授、福建师范大学欧阳健教授、四川省社科院沈伯俊教授、陕西理工学院雷勇教授、四川师范大学赵义山教授,西华师范大学周晓琳、王胜明、蒋玉斌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温庆新博士。我校文学院院长邓国军教授以及古代文学专业部分教师参加了会议,还有部分研究生旁听了会议。与会专家对本栏目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中肯建议,大会圆满闭幕。  相似文献   
2.
《庄子》一书兼具深刻的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但宋代以前,研究者多着重于义理或字词训诂。真正较为全面地从文学这一角度来解析《庄子》,则是从宋代理学家林希逸的《庄子口义》开始的。该书是宋代《庄》学代表作之一,也是整个《庄》学史上一部较有特色的著作。该书除了以佛学、理学解《庄》外,还特意从文学角度出发,对《庄子》的表达方式、文章结构、比喻手法和文章风格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分析,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是《庄子》研究的新突破,并开启了明清《庄》学重视《庄子》文学色彩的先声。  相似文献   
3.
南宋理学家林希逸的《庄子口义》是宋代《庄》学的代表作之一。该书在解读《庄子》时,受到三教合一思潮及理学的影响,不仅以道解庄、以佛解庄、以儒解庄,还以理学为归依,表现了三教合一,归终理学的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4.
李见勇 《文教资料》2010,(27):43-44
目前高校本科《诗经》教学状况不容乐观,为了走出《诗经》教学困境,本文主要从多媒体授课、作品诵读、组建资料库和开设选修课等方面探讨《诗经》的教学方法,希望有助于《诗经》教学。  相似文献   
5.
李见勇 《文教资料》2008,(31):32-33
宋代理学家林希逸的<庄子口义>是宋代<庄>学代表作之一,也是<庄>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该书在注释时,无论是解释词句,还是分析意旨,都力求语言浅显,又注意引用口语、俚歌、俗谚及诗歌,注入感情色彩,使得该书语言通俗易懂,晓畅明白.  相似文献   
6.
<逍遥游>一文,历来歧解颇多,莫衷一是.今选择其中三则,力求从文本所处的上下文关系予以解读,希望能对理解<逍遥游>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四库全书总目》"诗类"共收《诗经》书目147部。在提要中,四库馆臣强调《诗经》的经学地位,反对删改《诗经》,主张在研究《诗经》时兼收并蓄,消除门户之见,同时强烈反对从文学角度解读《诗经》。  相似文献   
8.
论四库馆臣的楚辞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四库全书总目》共收《楚辞》书目25部,在提要中,四库馆臣肯定了《楚辞》的巨大成就和屈原的崇高地位,同时明确反对将《楚辞》提高到与儒经等同的地位,注重以比兴寄托之法解读《楚辞》,主张保持《楚辞》一书的原貌,反对随意割裂和删改。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学课时的减少,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在汉语言文学本科教学中正逐渐边缘化,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是改变这种困境的一种有效方式。为了提高课件质量,应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方面加强。  相似文献   
10.
<逍遥游>一文,结构复杂多变,论述变化奇诡,历代注家,异议纷呈,本文试图从"小大之辩"切入,具体分析<逍遥游>的结构,以便于更好地理解<逍遥游>的主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