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3年   4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唵米决口喻     
昔有一人,至妇家舍,见其捣米,便往其所,偷米唵之。妇来见夫,欲共其语,满口中米,都不应和。羞其妇故,不肯弃之,是以不语。妇怪不语,以手摸看,谓其口肿,语其父言:"我夫始来,卒得口肿②,都不能语。"其  相似文献   
2.
李诗景 《语文知识》2013,(1):104-106
清初袁仁林的《虚字说》是"古典型的虚词研究"阶段辞气式研究的代表作。异于《助字辨略》、《经传释词》,《虚字说》在释词方法上带有浓厚的文论学、修辞学色彩。袁氏采用精彩生动的训释语言,密切联系修辞效果和语境对虚词进行训释。《虚字说》既是一本古汉语虚词专著,也可视为一部从虚词的角度论述修辞的修辞学专著。  相似文献   
3.
本文考察了“以为”由原来的“以…为…”逐渐凝固成词的机制和过程。“以”和“为”原本没有直接结构关系,但由于“以”有承上省略宾语的语法特征,“以”和“为”在古代汉语中经常连用,当兼语句中的“为”后面所带的成份与“以”的宾语之间出现了一定的语义联系后,“以”和“为”便开始了成词的历程,逐渐演变为一个固定的词语,并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4.
久之,伏日②,诏赐从官肉。大官丞日晏不来③,朔独拔剑割肉,谓其同官曰:"伏日当蚤归④,请受赐。"即怀肉去。大官奏之。朔入,上曰:"昨赐肉,不待诏,以剑割肉而去之,何也?"朔免冠谢⑤。上曰:"先生起自责也。"朔再拜曰:"朔来⑥!朔来!受赐不待  相似文献   
5.
语气词是汉语语法系统中一个特殊而重要的词类。对汉语语气词的研究首先必须厘清与"语气"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可对语气词的内涵和外延作出较为符合语言事实的界定。语气词的语气义具有历时演变性和共时多义性,必须将共时分布和历时考源均纳入其主要语气意义的考察方法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