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农村骨干教师跟岗培训”在培训模式上以教师跟岗为重要特色,通过让参训教师全面参与基地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实现对教师的有效培训。项目组织者全程跟踪培训的各环节,不断探索培训展开的新路向,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创新性的骨干教师跟岗培训模式。其有效策略主要有三:一是双线管理,行政线与业务线并重;二是混合学习,看、听、做、教合一;三是互动指导,导师与学员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2.
一、罗素的儿童品性教育内涵 教育者要重视儿童的品性教育。罗素提出“品性教育必须始于诞生之时”.要把培养具有理想品性的人作为教育的目的。因为,只有具有理想品性的人,才能建设美好社会和创造美好生活。这种理想品性主要包括活力、勇敢、敏感、理智等,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理想的人格。  相似文献   
3.
留学英伦是余家菊教育思想形成的重要转折点.从踏出国门到应聘归国,余家菊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1922-1924),学习了当时国外先进的实验学科,考察了西方尤其是英国教育实情.结合在国外的所见、所感、所学,余家菊对当时中国的教育实际进行了与众不同的思考,提出了一些旗帜鲜明的教育主张,这些经历与其后期教育思想的发展、形成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4.
杜威认为,反省思维是一种最好的思维方式。他对反省思维的涵义、过程、重要性、训练与培养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探讨。这些理论对教师的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一是教师要关注引导学生的兴趣;二是教师要创设引发思维的情境;三是教师要教育学生转变课堂学习的方法;四是教师要提高讲课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当代西方教育思潮具有多样化、科学与人文主导、国家或国际组织强化其影响等主要特征。其发展趋势表现为:教育思潮的价值取向从分离走向融合,教育思潮的文化基础从单一转向多元;教育思潮的发动力量从组织影响到个人选择。  相似文献   
6.
李贤智 《教育史研究》2009,(6):85-86,91
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史学科如何在学术研究和知识创新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确立自己的学术地位,发挥其应有价值,成为我国教育史研究领域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面对知识经济带来的严峻挑战,国内教育史研究者顺时应势,对本学科领域进行反思的研究论文一直没有中断。在历次教育史学术年会上,教育史研究者们为摆脱学科发展的困境和危机展开了积极、广泛的讨论。以外国教育史研究为例,学者们深刻剖析了本学科陷入困境的原因,对史料建设薄弱、研究方法陈旧、缺乏现实观照以及思想较为保守等问题明察于心;  相似文献   
7.
英国高等教育在从精英教育迈向大众化、普及化的进程中,英国政府及高校通过制定走向扩招的入学政策、探索多元入学途径、建立招生服务机构,形成了以扩大参与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入学政策。与此同时,英国政府也通过立法保证公平入学,并通过成立公平入学办公室、建立公平入学论坛、采取经费资助入学等方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公平入学的政策。英国高等教育的这种扩大参与、公平入学二者兼顾的入学政策取向,为英国院校的入学政策带来巨大影响,也值得我们反思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留学英伦是余家菊教育思想形成的重要转折点。从踏出国门到应聘归国,余家菊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1922—1924),学习了国外先进的实验学科,考察了西方尤其是英国的教育实情。结合在国外的所见、所感、所学,对当时中国的教育实际进行了与众不同的思考,提出了一些旗帜鲜明的教育主张,这些经历对其后期教育思想的发展、形成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卢梭在《爱弥儿》中大力倡导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主张教师依据儿童天性培养儿童。本文分析归纳卢梭《爱弥儿》中有关教师的论述,以阐明自然教育中教师的基本涵义、知识结构、教育观念、个性品质和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0.
英国分析教育哲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历经繁荣与衰退的跌宕起伏之后,近年来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即转向与欧陆哲学对话、转向与传统教育哲学融合和转向公共教育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