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过去我们教《鲁迅的精神》这篇课文,往往把张定璜和他的《鲁迅先生》说得一无是处。翟秋白说他是“嗡嗡嗡的苍蝇”,课本注释说他的“三个冷静”是“胡说”,他的文章又发表于《现代评论》,还能不彻底否定吗? 最近,从《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上册中、读了《鲁迅先生》一文,深深感到我们“想当然”的推论完全不对,即使是“三个冷静”的说法,也未必什么大错。  相似文献   
2.
鲁迅是我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巨人,他的作品是民族的、时代的一面镜子。鲁迅作品教学的重大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现行中学语文课本共收鲁迅散文三篇,小说八篇,杂文七篇,共十八篇。份量是比较重的。但由于“四人帮”对鲁迅的歪曲、有关资料的严重不足和长期以来“左”的深远影响,目前的鲁迅作品教学问题比较突出.这里试列举一二.  相似文献   
3.
语文数学的目的是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而听、说、读、写都离不开综合、概括、归纳、抽象。当前,许多学生听课不会记笔记,读书不会写摘要,讲话、作文繁琐罗嗦,连编一个简明提纲都不会。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缺乏概括能力,恐怕是关键所在。针对这些问题,近年来,我从各方面尝试着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主要作法是:  相似文献   
4.
关于柔石生平柔石原名赵平福,浙江宁海县(清代属台州)人。家乡有一座“柔石金桥”,柔石这个笔名,就出自这里。柔石在杭州读省立高等师范时,正连“五四”运动席卷全国。新思潮、新文化对他产生了巨大影响。他的老师中有叶圣陶、朱自清、李叔同等,同学中有冯雪峰、丰子  相似文献   
5.
近年的文艺研究,总的看来是好的:生气勃勃,多姿多彩。方法上的多元化、多角度、多层次研究,尤其令人鼓舞。“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往日的萧索景象已荡然无存。然而走马灯似的急急旋转,此起彼伏的热风热源,又似乎意味着根基不牢或航向不明。曾经热闹一时的东西常常如过眼烟云,瞬息不见,比“昙花一现”都要短促。于是有人对新时期的文艺研究概括成两句话:西方和苏联半个多世纪的批评史在中国的高速度重演。大量浅尝辄止的模仿或生搬硬套,淹没了为数不多的严肃认真的研究。这,却又是令人忧虑的。过去盲目学习苏联,造成庸俗社会学和“左”倾教条主义  相似文献   
6.
鲁迅的著名杂文《文学和出汗》被重新选作语文教材是非常恰当的。学好这篇文章,有助于深入认识作为中国思想史和文学史上的巨人的鲁迅,有助子深入学习鲁迅精神及其光辉的杂文艺术。怎样才能教好这篇文章呢?根据过去的体会和当前实际,我有几点设想。一、讲清时代背景和写作目的。被称为“左联十年”的中国无产阶级文学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