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考察了德国汉学史的分期及其相关的文献。文章除了对欧洲汉学与德国汉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之外,还着重从欧洲汉学的历史出发分析概括出了德国汉学史的分期和特征。在对有关德国汉学史的新旧德文文献进行了爬梳之后,本文还举例说明了对德国汉学史认识的批判视角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在目前一流课程建设的新背景下,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机能实验教学的发展要求.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线上网络教学和线下实体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实验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建立网络课程平台、上传数字教学资源、录制教学视频、建设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运用多种网络教学手段等线上教学方式以及线下多种教学方法运用、实验教学条...  相似文献   
3.
节能减排是水泥工业持续发展的需要,水泥厂利用余热发电不仅经济效益明显,而且技术成熟。加快余热发电技术的步伐,才有利于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瑞典科学家安特生1926年出版《龙与洋鬼子》一书,他在该书中盛赞了中国多层次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认为这是人类农业发展的未来。安特生详细记录了他在戈壁的沙井村亲身经历的中国农民利用在沙漠中种植豆科植物(“紫云英”)来收集“氮肥”的做法,认为这是保持土壤肥力的“法宝”。安特生非常重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书中他对华北的沙尘暴以及中国人对原始森林的砍伐都作了详细的描述。疾病史是环境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安特生对中国寄生虫(虱子)病的流行情况,沙眼病的传播途径,以及1918年秋季在华北山区流行的西班牙大流感都予以了记载和分析。这些记载构成了20世纪20年代有关中国环境史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5.
李雪涛 《考试周刊》2010,(55):250-251
蒙台梭利认为:语言是出生后从环境中得来的.而婴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对宝宝进行语言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的学术,谈填补空白、学术创新的太多,实际上大部分人创不了什么新,只能做一些学术传承工作,一辈子能翻译几本书就已经是功德无量的事了。全球史也一再强调互动,中国从世界文明中汲取养分,吸收世界文明的成就,这一过程永远不会结束。  相似文献   
7.
建筑是一个危险系数特别高的行业,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稍微有点不注意就会造成人员的生命危险。在建筑施工中,要特别重视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建筑安全问题,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而且,建筑中屡次出现的事故,已经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以及很多企业的重视,这就迫切的要求重视其起这个安全问题。在本文中,分析了建筑结构设计中建筑安全性提高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近年来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居住水平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可以安居的层面、舒适程度、交通状况、安全性等多方面的因素都被纳入到考量范围之内,因此对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逐渐发展成当前建筑工程领域至关重要的环节。由于近几年地震的频发,以及各类工程事故的不断发生,建筑结构设计中安全性成为建筑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部分,本文在阐述建筑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的基础上,对于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提高建筑结构设计水平和建筑单位对于建筑设计单位的重视程度进行了浅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主渠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师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这是著名教育专家叶澜教授提出的新基础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作为一位音乐教师,如何使学生对音乐课感兴趣,让音乐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李雪涛 《寻根》2008,(2):26-30
2006年6月至9月,我在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做了近4个月的访学,汉学系图书馆收藏颇丰的民国学术期刊使我对那一时期德国汉学与中国学术的互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作为当时执西文汉学牛耳地位之《华裔学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