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各国文化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3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未名社一九二八年四月七日被查封,五十天后,我同另外一个朋友被释放。虽然有一个大学教授说,未名社再不结束,那就是太“不知趣”,我们却有不同的看法,认为社不仅要存在下去,还要使它在可能范围内发展。鲁迅先生是同意我们的意见的,并于七月将准备再版的《坟》校本及素园的《黄花集》译稿寄未名社。正在这时,安徽的通缉令使王青士和李何林逃避到北京来了。我和青士初见,和何林是阜阳第三师范学校同学,他们都是霍邱县城内人。我同何林叙旧得知;他一九二六年到武汉参加北伐军,在一个师政治部作宣传工作;第二年随军北伐河南奉军,凯旋武  相似文献   
2.
1982年获准离休后,我想把还可看看的几本译著核阅修改一下,一以答朋友的雅意,一以奉献给新的一代的读者。这时我想到一二出版社的编辑,因为我曾经有过非正式的允诺。我首先考虑校改重印的有《给少男少女》和《简·爱》,因为颇有读者想看看而找不到书,写信向我借读。我苦于无法应命。我先就《给少男少女》函询一位编辑,并未寄书去,只说明是四十年代的几篇讲演。复信很客气,大意是说,四十年代的讲演恐怕不适于八十年代的读者了。至于校改过的《简·爱》,据说风格是五四时代的,要  相似文献   
3.
我所写的《关于鲁迅先生佚简答客问》在《中山大学学报》发表后,接到一些读者来信表示欢迎,因为基本上解开了一个疑团。但也有一些读者来信说,鲁迅先生的书信日记中多处涉及未名社结束时的经济情况,如有可能,何不将情况写得具体明白,使人一目了然呢。我很感谢读者们的关怀,但事隔几十年,我不容易满足他们的希望。今年五月,我到北京访问一个病友,无意从另一个朋友处听说,北京鲁迅博物馆存有一份未名社结束时的清单,是鲁迅先生保存下来的。我到鲁迅博物馆查看,  相似文献   
4.
一九二九年五月,鲁迅先生曾三访未名社,他并在《忆韦素园君》中说:“我最以为侥幸的是自己到西山病院去,和素园谈了天。”从西山回寓后,先生在给景宋的信中,详细记述了这次会晤和谈话的情形。先生又于三十日夜一点半给景宋的信中说:“晚上来了两个人,一个是忙于翻检电码之静农,一个是帮我校过《唐宋传奇集》之建功,同吃晚饭,谈得颇为畅快,和上午之纵谈于西山,都是近来快事。”  相似文献   
5.
谈渔猎     
对于猎人,我是不敢高攀的:因为除了读英文常遇到"和猎人一样饥饿"这句话,我大为羡慕他们的肚皮之外,我可以说和猎人毫没有什么缘分。虽然小的时候也曾看过人用鹰捉家雀,听人说过在荒原上追捕野兔的情形,但这离用网捉鹌鹑都还远得很,若凭这攀谈交情,一般的猎人恐怕更要摇头一笑了。因此,用网捉鹌鹑究竟是不是猎的正统派,我是  相似文献   
6.
读书与生活     
到白沙来,原是应了朋友的约,来看看梅花的,听说有三百棵,很羡慕诸位的幸福。不料却有同学来找我演讲,我不免叹一口气,心想说书的命,到什么地方也逃不脱。不过我实在没有什么可说,因为我只带来一个空空的脑袋,预备装满了好风景、好印象回去,却恐怕更说不好了。听一般人的说话,读书仿佛是怪令人头痛的事情。"一部廿四史无从读起",不是分量太多,就是天气不好,"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  相似文献   
7.
素园逝世已经四十五年了,已经超出了他短短一生十五年。他很为还生活着的少数老朋友所怀念,近些年来因为鲁迅先生的回忆文和书信,关怀他的新朋友也越来越多了。在素园逝世后,我们原想编辑他的少数诗文和书信,由几个朋友各写一篇回忆文字,出一个纪念册;以后情况有不少变化,这个想法也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与必要了。但是仍然有不少素园的新朋友希望多知道一些素园生平事迹,大概为进一步了解他的一助吧。我是素园童年的朋友,自然对我瞩望更为殷切。把老友介绍给新知,是很愉快的事;不过鲁迅先生已经将素园的性格、思想、感情、生活和工作作风,甚至容貌都用生动的笔触写到了,可谓画龙已经点睛,我所能增添的只是一鳞半爪罢了。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在一九二五年六月十六日所写的《杂忆》中说:“时当清的末年,有一部分青年的心中,革命思潮正盛,凡有叫喊复仇和反抗的,便容易引起反应。那时,我所记得的人还有波兰的复仇诗人Adam Michiewicz,匈牙利的爱国诗人Petfi Sandor;飞猎滨的文人而为西班牙政府所杀的厘沙路,——他的祖父还是中国人,中国也曾译过他的绝命诗。”  相似文献   
9.
许寿裳(季茀)先生是鲁迅先生终生的挚友,他们在日本同过学,在旧教育部共过事。我认识许寿裳先生,是在一九二五年经鲁迅先生介绍的。鲁迅先生那时在翻译厨川白村的《出了象牙之塔》;在涉及英国文学的地方,得到季茀先生的协助,所以我知道他精通英文。季茀先生像鲁迅先生一样,态度蔼然可亲,谦虚诚恳,乐于助人。他协助鲁迅先生,也就是给未名社很大的支持,因为《出了象牙之塔》是未名社印行的第一本书。他们的友谊与合作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相似文献   
10.
一时绯红花瓣,一时白色花瓣睡眠了; 宫廷散步场上的扁柏并不动摇; 斑岩喷泉里的金鱼不再眨眼: 萤火虫醒来了!你和我一同醒来吧。乳白色孔雀垂头象一个幽灵, 象一个幽灵一样,她隐隐约约向我走来。大地向群星敞开了胸怀, 你的全心也向我畅开。默默的彗星向前滑动,留下来明亮星尾,象对你的思念留在我的心中。现在百合花收藏起全部芳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