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教学评价存在评价主体单一,评价目的发生偏差,评价方式形式化,重视效果评价等问题.这给教师的发展设置了障碍,如何提高教师教学评价质量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2+2"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提倡"教师互评",注重"教师自评"和"师生共勉"等,这给我们以很大的启发,不失为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2.
二战后,美国在经济、军事和教育等领域经历了一系列来自国际竞争的挑战。美国政府应对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促进教育优先发展,具体表现为:把教育跟巩固国防紧密相联,规定教育优先领域,不断提高教育经费投入比例,以及通过法令推进教育优先政策等。美国的做法至少有以下三点值得借鉴:其一,顺应时势,面对挑战,规定优先项。其二,不同时期,变化优先项。其三,通过立法,增拨经费,资助优先项。  相似文献   
3.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应该有专科、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三个层次。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来看,应大力发展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加强专科高职的内涵建设,培养高技能人才;面向地方和行业的本科院校应定位在高等职业教育,以职业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硕士、博士层次)教育,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从而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高等专业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至今,教育研究领域存在着两种主要的范式,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范式在对教育事实属性、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整体还是局部的研究视角上构成了对立的两极。而复杂科学的出现及其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为我们对教育研究的理解提供了新的观点资源。本文试图在梳理两大研究范式对立的基础上,阐述其在复杂科学视野下的整合。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至今,教育研究领域存在着两种主要的范式,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范式在对教育事实属性、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整体还是局部的研究视角上构成了对立的两极。而复杂科学的出现及其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为我们对教育研究的理解提供了新的观点资源。本文试图在梳理两大研究范式对立的基础上,阐述其在复杂科学视野下的整合。一、两大研究范式的对立1.对教育事实的把握——客观的、被决定的还是主观的、选择性生成的科学主义研究范式认为教育事实是客观的、被决定的。他们虽然承认教育活动是人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6.
教育问题的对象或事物是研究者依据自身的兴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提出教育问题确立的。教育研究过程中,教育问题所针对的对象生成与发展同人的价值判断与选择无关时,研究者应处于教育问题所针对的对象之外,教育问题所针对的对象生成与发展有着人的价值依据时,研究者应进入对象;当研究目的是揭示教育问题所针对的对象中非价值因素构成时,研究者应处于教育问题所针对的对象之外,研究目的是揭示与介入价值因素时,研究者应处于教育问题所针对的对象之内;研究资料静态情形,研究者的立场应根据研究目的选择研究立场,研究资料动态情形,实证主义价值中立式的研究,研究者处于教育问题所针对的对象之外,人文主义价值无涉与价值介入式教育研究,研究者处于教育问题所针对的对象之内。  相似文献   
7.
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教师政策的变迁,在价值取向上,呈现出从知识分子定位向专业技术人员定位过渡、从权力集聚向权力下放过渡、从加强管理向促进发展过渡等特征。在肯定我国高校教师政策总体走向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正视其过于强调统一化、高端化、规约性以及政策文本与政策现实脱节等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