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幼儿园音乐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教师对收集来的各类音乐素材进行剪辑处理.文章基于对大量音乐活动案例中音乐素材剪辑状况的调查分析,提炼出两种行之有效的剪辑方法,并指出,在剪辑前教师不仅要分析音乐素材中的音乐元素、结构和情感要素,还要了解两种剪辑方法在运用时出现的一些常见情况.  相似文献   
2.
费尔阿本德博士认为,我们的音乐教育首先是要培养“音乐人”。一个“音乐人”应该拥有丰富的音乐素材积累,能够感受音乐节拍、表现音乐节拍,并且知道如何选择好的音乐。“音乐人”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教育培养的成果。虽然儿童本能就具有一些自发音乐行为,但如果没有“好的”音乐教育,这些本能将很快消失。  相似文献   
3.
杜悦艳 《学前教育》2007,(Z1):29-30
<正> 说起培养孩子欣赏音乐,有的家长会认为自己没有什么音乐细胞,也没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对于阳春白雪般的音乐一窍不通,怎么能在家里自己培养孩子欣赏音乐呢?要知道,音乐能力是生命的本能,鸟类会唱歌,昆虫会有节奏地振动翅膀,就连一只母鸡在下蛋后也会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高兴。这种本能在生物进化过程中被不同的动物属种保留了下来并且也遗传给了处于生  相似文献   
4.
杜悦艳 《山东教育》2003,(27):47-48
器乐教学是学前儿童音乐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它具有音乐教育的一般特点,教儿童学习器乐演奏的过程,不仅是使儿童逐步学会认识音乐,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能,表现音乐,养成对音乐的积极态度,为终身教育打下基础的过程,更是儿童获得身体、智力、情感、个性、社会性全面和谐发展的过程。器乐学习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联系既体现在学习乐器可以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上,也体现在不适当的教育方法会引发儿童心理问题上。一、器乐学习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依照世界卫生组织宪章所言,“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和社会…  相似文献   
5.
杜悦艳 《早期教育》2004,(10):34-35
笔者曾观摩过一次大班的歌唱活动<两只老虎>,活动的教学目标是让幼儿感受和表现二声部轮唱的演唱形式.在孩子们能够熟练地齐唱歌曲后,教师进入了二声部轮唱的教学环节.以下为笔者的听课记录:  相似文献   
6.
儿童自发的歌唱创作活动有着深厚的生物遗传基础,但更主要的是源于儿童内心对情感表达的渴望。儿童这种自发的创作活动与游戏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其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儿童音乐教学应该合理地利用这一资源,促进儿童对音乐的感知与表现。  相似文献   
7.
在艺术领域,学前儿童接触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但音乐的瞬时性与抽象性特点决定了幼儿对音乐作品的解读有着不同于其它艺术作品的内涵。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学前儿童的音乐欣赏与操作行为,研究者从音乐审美经验建构的角度对学前儿童的音乐审美行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