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高等职业教育要为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那么.高职院校应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学生所学专业、未来的就业方向重点培养其岗位技能.高素质高技能合一才能真正体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深入分析当前国内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不足的基础上,阐明推行“以人为本”模式的重要性;继而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评价等多方面系统论述了高职院校“以人为本”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最后,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现状提出实施“以人为本”模式的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3.
《邓选》三卷是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以来的光辉思想的结晶,也是对强调三十几年来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成果的一次大总结.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对我们今后的理论研究有指导性作用的论断.我认为更重要的或者说我们更为需要的是《邓选》三卷为我们提供了认识社会现象,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方法.我们之所以更需要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因为建国以来经济理论领域多次走入歧路.有一句名言:真理是通过无数次的辩论达到的.但是如果没有一个科学的研究方法,那么要达到真理只是一句空话,或者就失去了其时效性.建国以来关于生产力标准问题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步入质量提升、特色发展时期。分析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职教特色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彰显职教特色:职业元素、企业元素、行业元素和地域元素。  相似文献   
5.
对大学精神的研究是当前高教理论界的一个热点。对于大学精神研究中的大学主要是指本科大学这一点,中外学者基本是一致的,无论是红衣主教纽曼还是洪堡无不如此。从相关文献的研究中,也验证了这一点,关于其他类别的高等院校,例如专业大学,或者高等职业院校,是否需要大学精神,以及大学精神在学校内部如何发生作用,学者甚少论及。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以及当前对于工程教育  相似文献   
6.
“能本管理”是顺应知识经济时代潮流应运而生的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通过构建“以能为本”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使“能者有其位”,“能者上其岗”,“能者享其酬”,全面激发高校人力资源潜能,为推动高校持续发展和知识创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