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教育   8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课题组对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提出了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和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科学探究已成为教学中的焦点.因此,如何正确认识与运用探究教学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探讨科学探究及其特征和如何认识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物理学史对实现物理课程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物理学发展的里程碑或转折点的史料、加深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的史料、有方法论教育价值的生动史料、物理学发展史上著名实验的史料以及反映物理学知识整体联系的史料,同时,还要讲究运用物理学史料的方法,以充分发挥物理学史料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4.
侯新杰  丁欢  周睿 《物理教师》2022,(11):70-74
STSE教育强调将科学技术、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等融入科学知识教育中,是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方式.分析物理教科书中STSE教育内容主题的体现情况对于促进物理课程进行STSE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中英高中物理教科书中STSE教育内容主题的数量进行了统计分析与比较,发现两版教科书都关注物理学史,重视技术原理和技术应用,注意突出物理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对科学本质体现较少.人教版物理教科书STSE教育内容总体数量较多,但是技术评价与选择、物理学与环境相关内容数量不足.通过分析与比较,建议人教版教科书在编写STSE教育内容时增加显化科学本质主题内容的栏目,重视技术评价与选择类内容的呈现,突出对社会问题的讨论与决策,增加物理学与环境主题内容.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情境教学的研究是从1978年李吉林进行情境教学法实验正式开始的.迄今,情境教学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新课改以来,物理教学中更是出现了各种“形形色色”的情境,其中既有优美的旋律,也有不和谐的音符.有研究指出,物理教学中,60%的教师认为在课堂中创设情境是必要的.有44.5...  相似文献   
6.
元认知是任何以认知过程与结果为对象的知识,或是任何调节认知过程的认知活动,它之所以被称为元认知,是因为其核心意义是对认知的认知。从元认知的角度考虑,学习过程不仅仅是对所学材料的识别、加工和理解的认知过程,也是一个对该过程进行积极监控、调节的元认知过程。认知过程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元认知过程的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7.
灵感思维,也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思维形式,由于灵感思维具有突发性、偶然性、模糊性等特征,使人们认为灵感很神秘,不容易靠近.而在物理教学中,教师们常不重视对学生灵感思维的培养.本文针对这一问题阐述了物理灵感思维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8.
一、“缄默知识”的概念及特征 简单地说,缄默知识就是指那些平时为我们所意识不到但却深刻影响我们行为的知识,相当于中国古人所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从概念关系上看,缄默知识是与显性知识相对而言的,两者共同构成了人类知识的总体。英国学者波兰尼指出:“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述的,  相似文献   
9.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一般的、本质的特征。概念在日常生活、科学技术等方面得到普遍应用,因此,探讨概念形成的内在心理学过程,并以此指导物理概念的教学活动,对每一位物理教师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教师的缄默知识是指教师自己获得的、难以明确意识与清楚表达的、不能以规则形式加以传递的知识.它具有情境性、个性化和无意识性等特征,对整个教育活动起着驱动和导向作用,是教师获得自主专业发展的“内在契机”.教师的缄默知识主要包括教师有关教育教学的观念、内容和机智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镜面反思、过程回忆、行为分析以及教育研讨等途径来实现缄默知识的显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