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三线建设”这个被人们遗忘已久的历史名词,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重新受到注视,人们重新探究三线建设的主要动因。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三线建设的历史原因:一.备战是三线建设的主要动因;二.三线建设是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需要。三.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逃户是封建社会的严重问题,也是历代统治者需要处理但又得不到根治的现象。逃户是没有户口,流亡在外,居无定所的百姓。他们成为逃户大多是形势所迫,由于战争、重税、兵役、自然灾害等各种原因,逃户都没有户口,但有些还参与生产活动,有些完全不参与劳动。隋唐时期的逃户现象相当严重,而其逃户制度也不断在变化。隋朝时期,大多数逃户只能回到原来的户口所在地,但是到了唐朝已经不做这些强制性的规定,而是更加灵活地处理逃户人口,允许他们在新的地方落叶生根。  相似文献   
3.
梵净山佛教在唐代之有就传入,明朝达到鼎盛并流传至今,其对于梵净山旅游开发具有化资源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理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本文将就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这一论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杨兴英 《兰台世界》2012,(36):18-19
本文在回顾宋朝经济实例基础之上,浅析了宋朝信用体系的初步建立,并从信用形式、信用工具以及信用管理三个纬度阐述了宋朝信用体系的发展,从而呈现出中国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6.
梵净山佛教在唐代之有就传入 ,明朝达到鼎盛并流传至今 ,其对于梵净山旅游开发具有文化资源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史是高等院校历史专业必修的主干专业课程,教学方式必须随着时代的进步加以改革,直观教学让学生直接感触历史,从而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历史,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运用比较法,给学生梳理出清晰的脉络,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利用师生互动平台——课堂,充分发挥学生讲述法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运用历史典故讲授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羌族是贵州17个世居少数民族之一,贵州羌族主要分布在铜仁地区的江口和石阡两县。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贵州羌族人民创造了不同类型、功能多样、特点鲜明的羌族服饰。这些羌族服饰体现了贵州羌族厚重而丰富多彩的历史民族文化,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相似文献   
9.
论梵净山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黔东梵净山,其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尤其梵净山实属全国唯一的弥勒道场,充分开发利用,对黔东地区的旅游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中学历史教学离不开教学直观法.直观教学可以引起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思考;直观教学有助于理解历史知识和牢固地掌握历史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