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文课程的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文素质培养的效果。当前,人文课程建设应从三个方面进行改革:一要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强调“育人”,注重根基;二要在课程体系架构上强调贯通.注重配套:三要在教材改革中强调创新,注重内涵.  相似文献   
2.
3.
解放前的甘孜羌族在民国政府和当地土司、头人、“袍哥”、“舵把子”、“烟匪”的剥削压迫和欺凌下,过着十分贫穷与落后的生活,羌族人民不但在政治上受歧视和压迫,在经济上也受到残酷剥削。由于旧社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条件极为落后,求学就医非常困难。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羌族人民翻身作了主人,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翻了身,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甘孜羌族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正在走向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4.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历来十分重视人才工作,通过多年的努力,在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稳定人才和使用人才方面已取得了较好的经验和成绩。今年学校被甘孜州委、州政府评为“甘孜州人才开发先进单位”,校领导在大会上作了交流发言。学校的用人经验值得总结,调查报告就学校人才开发工作进行了简要总结回顾。  相似文献   
5.
甘孜羌族主要居住在丹巴县,其余零星散布于全州各县。甘孜羌族多数来源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理县等地。甘孜羌族的迁徙原因有两个,一是清政府平定大小金川之后,于公元1776-1785年间,在大、小金川地区安营设讯,后从茂县、理县等地迁入羌族屯练,最后形成当地羌族居民。二是解放以后,由国家安置、分配和调动入州的羌族人员。  相似文献   
6.
甘孜羌族主要居住在丹巴县,其余零星散布于全州各县。甘孜羌族多数来源 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理县等地。甘孜羌族的迁徙原因有两个,一是清政府平定大小金川之后,于公元—年间,在大、小金川地区安营设汛,后从茂县、理县等地迁入羌17761785族屯练,最后形成当地羌族居民。二是解放以后,由国家安置、分配和调动入州的羌族人员。  相似文献   
7.
中职计算机专业"模块化"教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技术不精,就业对口率低,为此提出并实施了"模块化教学"的校本研究.模块化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文关怀理念,直接为社会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具体分为办公自动化、网络技术应用、图形图像处理三个模块,探讨了实施过程、考核办法和教学效果,实施该方案后,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浅谈市场经济体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杨国君李伟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市场价值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学生缴费上学,毕业后自主择业的招生、分配制度改革等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举措,从各个角度冲击着大学校园,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因此...  相似文献   
9.
新形势下四川藏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毕业生就业制度不断改革和逐步深化,“计划分配”的毕业生就业模式已完全打破,大路专毕业生失去了往日“包分配,包当国家干部”的特权,对涉世不深,缺乏经历和经验的大中专毕业生来说,如何选择和确定职业目标,如何去实现自己的期望,是他们思考和焦虑的首要问题,尤其是民族地区的大中专毕业生。本结合藏区的现状,分析了藏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的主、客观因素,提出了供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大中专学校和求职学生参考的对策和措施,要求毕业生“需要主动地进行心理上自我适应,择业知识和择业方法的自我训练”,以良好的心态和规范的行为参与求职择业活动。  相似文献   
10.
丹巴羌族的民俗文化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孜州羌族主要居住在丹巴县,其余零星散布于全州各县。至今丹巴羌族仍然保持着独特的民风民俗,与当地汉、藏、回等其他民族有较为明显的区别。本文试从丹巴羌族的居室、饮食、服饰、刺绣、民歌、器乐、舞蹈等方面,结合笔者在羌区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作浅层次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