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1.
杨天碧 《青海教育》2002,(10):41-42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是一个关系民族前途命运的话题,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不容回避的课题。作为一名化学教师,下面试从亲身实践中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问题作一些探讨。一、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反思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是许多教师一直探索的问题。现实中,每当谈到学生的动手能力,一些教师就摇头,感叹学生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埋怨由此产生学生动手能力差,叹息学生素质低。特别是镇一级学校的学生家长只强调子女考试成绩好就行,不太重视子女的独立自主意识。这在两年的中考中我深有体会。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一方面要重视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3.
[模式意义]   在传统教育中,我们注重知识的传授,把精力和注意力几乎都投向了知识学习和考试成绩上去,于是教者为教而教,学生为学而学,知识成了主宰.一味追求量的积累,使知识像大山一样压在孩子们头上.信息时代的现实表明,单纯追求知识的量是不可取的.一方面,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使得人们在数量上进行追逐已不可能;同时,信息时代人的重要素质是如何处理、利用信息,而不仅仅是知识量的多少.另一方面,素质教育是以人为中心的,着眼于人的个性发展,注重于人的内在价值,强调人的主体存在和创造能力.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应积极探索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突破课程的“专制”,突破课程的指令性、规定性,课程与教学就有可能不再对立;当课程由“专制”变为民主,由封闭变为开放,教学即可进入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就能成为一种完整文化。这是从课程层面上给教学带来的一种“解放”,这种“解放”将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的创造过程。当课堂由封闭走向开放,教学内容便能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当课堂由封闭走向开放,教学方式就会形成交往、互动;当课堂由封闭走向开放,学生的探究式自我学习活动就会得到支撑。总之,“开放”不只是形式,而是一种思想,但这种思想又应该有相适应的形式来展现,所以,围绕“开放”创造一些教学模式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一、班主任应具备的素质1.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是要有健康的心态。班主任应该具备一定的心理发展、心理咨询的知识,这样使工作时更具有预见性,方法更对路、效果更好,班主任心理健康将会给学生以一种积极健康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其次是要有乐观的心情,班主任常乐,则可使学生受到“乐”的感染,更有利于学生健康的成长;第三是要有平和的心态,班主任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努力做到喜而不狂、忧而不愁,烦而不躁,善于处理一切课内外事件,冷静地解决所遇到的一切问题;第四是要有同情心。班主任对学生应保持同情、友善、公正…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教育中,我们注重知识的传授,把精力和注意力几乎都投向了知识学习和考试成绩上去,于是教为教而教,学生为学而学,知识成了主宰。一味追求量的积累,使知识像大山一样压在孩子们头上。  相似文献   
7.
当前虽然农村中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社会进步的快节奏,初步接触了各个领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学习中,他们接触的大多数是落后的仪器设备、简陋的实验场所、过时的科技知识.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使他们感到厌倦并产生抵触,因此,只有进行农村中学化学教学改革,如增加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使仪器设备、实验场所、科技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增强农村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