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自然课的教学过程,就是组织指导学生去认识客观的自然事物和现象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征来合理地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自身经历认识过程,完成对具体的自然事物和现象的认识,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指这种符合学生认识特点和规律的组织和指导,所谓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指导学生在亲自参与学习活动中经历认识过程,从而获取新的认识,因此,要发挥好教师的这种主导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必须依据学生对具体的自然事物和现象的认识过程来组织教学过程,组织学生对自然课实践的探讨,从而找到自然课作业的答案.  相似文献   
2.
自然课的教学过程,就是组织指导学生去认识客观的自然事物和现象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征来合理地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自身经历认识过程,完成对具体的自然事物和现象的认识,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指这种符合学生认识特点和规律的组织和指导,所谓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指导学生在亲自参与学习  相似文献   
3.
《自然》课是小学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在自然教学中安排了大量实验演示内容。充分运用这些实验、演示给学生观察。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然现象,掌握自然知识。而且对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怎样才能使小学生对具体自然事物和现象有认识过程呢?  相似文献   
4.
《自然》课是小学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在自然教学中安排了大量实验演示内容。充分运用这些实验、演示给学生观察。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然现象,掌握自然知识。而且对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怎样才能使小学生对具体自然事物和现象有认识过程呢?   小学生对自然事物和现象的认识始于感知,也就是说小学生的认识开始于用自己的眼、耳、鼻、舌、手和皮肤等各种感觉器官去直接地观察客观事物和表象。同时也可用演示来加深学生的认识过程。   演示过程是由教师将直观教具或实物展示给学生看,或者向学生作示范性实验,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演示的可以是实物、标本或模型,也可以是图片图表,还可以是幻灯、录像。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条件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演示手段进行教学,以达到认识过程和最佳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