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论语》中的“乎”是一个常见的虚词,它的作用主要有三:其一、作语气词,主要用于句子末尾或句中,表示各种不同的语气。其二、作介词,主要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或者与其它事物进行比较,相当于“于”。其三、作语素,与其它语素合起来构词。  相似文献   
2.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者以坚船利炮打破了清政府的闭关自守政策,中国的国力日弱,国势日危,爱国的进步人士纷纷觉醒而思考救亡图存的道理和途径。当时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最先进,而日本由于学习了欧美的一套办法也富强起来,于是向西方学习遂成为当时不可阻挡的潮流。要学习西方,除  相似文献   
3.
对桂北平话的定性问题一直备受学术界关注,本文通过粤西粤语与桂北(西村)平话语音特点的比较,对桂北平话的归属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对桂北平话的定性问题一直备受学术界关注,本文通过粤西粤语与桂北(西村)平话语音特点的比较,对桂北平话的归属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尔雅》是我国古代的第一部词典,分门别类地记录并阐释了上古汉语的基本词语。现代各地方言特别是北方方言在词汇上,都与《雨雅》中的词有前后继承关系。文章从中找出一部分现代聊城方言中仍使用的词语加以解释.对聊城方言的研究做了探索。  相似文献   
6.
《毛诗序》对《诗经》中某些篇目的解释有合理的成分,这是《毛诗序》千百年来得以流传的的原因之一。一般认为朱熹《诗集传》是反《毛诗序》的,但有些地方却对《毛诗序》有所遵从,这说明《毛诗序》的解说有其合理之处。从文化典故来看,《毛诗序》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甚巨,也说明《毛诗序》存有其合理内核。  相似文献   
7.
趋向补语的语义特征和句法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趋向补语从语义特征和句法功能等方面都体现出和结果补语错综复杂的联系,因而趋向补语可以理解为结果补语中的一个小类。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元曲的初步研究,确定仍在山东聊城方言中使用的元曲词语,解释其含义,并且举聊城方言的例子为证,为聊城方言的深入研究做一些基础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桂林市西村平话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村平话在当地称为土谈、平话,是桂北平话的一种。突出特点是流摄与蟹摄混涉,鼻音韵尾脱落和前后鼻音错位,平去两声分阴阳,上入两声不分阴阳。同音字汇收字3700多个;  相似文献   
10.
把影视文化引入大学语文课堂,可改变教师唱独角戏的传统教学模式,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影视文化引入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日渐明显,但它永远都不能代替教师的讲解。在教学中,教师应找到影视文化与大学语文教学的契合点,这是值得大学语文教师深思熟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