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倡导通过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体现数学再发现的过程。这意味着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必将成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倡导通过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体现数学再发现的过程。这意味着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必将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内外学习活动中要有效安排学生思考、交流、表达、体验、搜集、建构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相似文献   
3.
一、认知失调理论的含义 认知失调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廷格于1957年提出的.它是一种用认知观点来阐释态度改变原因的社会心理学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任何问题和事件上,人总有要保持其各种认知协调的化身,保持自身态度和行为协调一致的动机.如果一旦不协调,便产生矛盾和冲突,人就会感到紧张、不安、烦闷,就会产生减少或消除这种不协调的内在动力,以获得内心的平衡,从而达到知识、信念、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