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在“应试教育”向“创新教育”转轨中,仍存在“传统教学”的模式,缺乏学生有效参与的空间与时间,影响学生的主体作用,阻碍学生智力的正常开发和心理健康的发展,不利于他们的素质提高。通过化学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双向行为、师生的共同努力,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自主参与、有效参与,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充分开发和利用化学课程资源,对丰富化学课程内容,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化学教师结合本地、本校教学环境和办学条件,创造性地开发生活中的课程资源,使化学课程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通过生活中熟知的物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在必修课程之余对化学学科及其在生活中的作用有新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实现深化课改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是学生基于经验基础上的自主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因而《数学课程标准》在关于课程目标的阐述中,首次大量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然而面对经常无效“数学化”的课堂.我们应如何使其有效?  相似文献   
4.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