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知识创造螺旋机理:认识论--本体论的观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德群  杨朝军 《情报科学》2004,22(11):1327-1330
知识已经成为关键的经济资源,知识创造过程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在对知识创造过程有关文献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知识创造过程从认识论和本体论的角度进行研究,最终建立了基于认识论和本体论的知识创造螺旋模型(E-O-Sprial-ESCI)。  相似文献   
2.
卓越法律人才应该是具备卓越法律专业知识或专业技能,且具有基本的法律职业伦理的人才.在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以及法律职业伦理评价操作性不强的现实困境下,高校法学教育界过于偏重法科学生专业知识的“卓越性”,而忽视了法科学生法律职业伦理素质的“基础性”,如此可能导致法科学生“有才无德”的严重后果.为此,应在高校法学专业中开设法律职业伦理课程,加强法律职业伦理教育,提升法科学生传统的思想道德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法律职业伦理意识.  相似文献   
3.
公序良俗原则所蕴含的道德与秩序以及由其延伸的正义、平等、自由等价值理念并非仅局限于私法体系,而是贯穿于整个法律体系,应为整个法律体系予以遵循的基本理念或价值原则。公序良俗确立为民法的基本原则使其既具有民法基本原则功能的共性,也具有基于自身属性的特性,具体而言,公序良俗原则具有立法准则与行为规范、克服成文法局限、追求实质正义及促进公私法价值融合等功能。  相似文献   
4.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使传统金融衍生产品监管机制的缺陷得以全面暴露,直接推动着国际金融衍生产品监管的全面革新。革新的成果不仅是各国及国际组织经验教训的总结,同时也代表着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衍生产品监管的发展方向。因此,深刻反思我国现行金融衍生产品监管机制的缺陷,然后立足于我国国情,辩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予以完善,不仅有助于增强我国金融市场抵御风险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推动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5.
杨德群 《考试》2009,(5):105-105,112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独立探索知识,发现知识的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不仅是适应当前中学课程改革中的研究性课程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需要。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中,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使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  相似文献   
6.
杨德群 《教师》2019,(18):85-86
我国的信息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对人们的生活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教育行业也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加先进的教学条件,能够在课堂上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学多媒体希沃白板在课堂上实现了服务课堂和学生的目标,有效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厌倦性。文章以初中物理课堂上如何更好地利用希沃白板来教学为出发点,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期为广大教师实现课堂教学高效性,提供有效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当前最具实效性的教学法当属“任务型语言教学”,任务型语言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使用英语做事的能力,给学 生以任务,使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和实践,通过参与和交流互助和合作完成任务。  相似文献   
8.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机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历史在初中属于常识课 ,只是会考或抽考 ,甚至在有些地方根本不考 ,所以经常遇到许多难以预料的偶发事件 ,往往令教者束手无策 ,备感烦恼。但是有经验的教师能运用教学智慧 ,机敏地做出准确的判断 ,灵活巧妙地进行处理 ,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偶发事件不可避免的前提下 ,我们每位教师都应学会对突发事件机智地处理。一、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和意外情况一般说来 ,教学中偶发事件和意外情况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属于课堂纪律方面的问题。如由于学生调皮捣蛋而造成的扰乱课堂纪律的偶发事件 :有的学生在黑板上画画讽刺老师…  相似文献   
9.
教育的主要内涵就是要求从学生的人生出发,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要,注重每个学生的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在学生的心理上根据不同的需求给予不同的满足,接纳和宽容学生,让每个人都愿意积极参与班级管理,班主任能与学生坦诚沟通,学会等待,用耐心唤醒孩子,让他们学得快乐,学得有成效,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10.
就功能论而言,暴利行为与合同损害及显失公平可谓是异曲同工,即都致力于实现给付与对待给付的均衡,但基于形成时各自的时代背景以及各国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它们在各自私法体系中的地位、构成要件及法律效力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的规定.然而历经时代演变,不仅将暴利行为界定为公序良俗原则的具体化形态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立法与理论的认可,而且三者在构成要件、法律效力等方面也呈趋同化走势,具体表现为:暴利行为主观要件的缓和化、客观要件的去标准化及法律效力的缓和化趋势.基于以上认识,反思我国目前相关规定,重新建构我国未来民法典中的暴利行为制度则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