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近年来,在“文化热”中,有人提出文化凝聚力问题,他们联系到中华民族这个古老的民族,尽管历史上经过不少的分合兴替,但她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会废弃,这当中,传统文化究竟起到什么作用?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分析中华文化的实质入手。 中华民族文化,是以汉族文化为主体汇合或融合境内各少数民族文化构成的整体文化。主体文化汉文化虽然又流派纷呈,如九流十家齐鲁荆楚等,但占主导地位的是儒家文化,代表是孔孟思想。孔子集古圣先王文化之大成,形成儒家文化思想体系,指导着中国政治思想,两千余年来,为历代帝王所欢迎和接受。聪明的历代开国之君,他们认识到建立一个王朝,离不开主权、领土和人民三要素,儒家文化思想,正好与此相呼应。主权方面,帝王所要求的是一统天下的中央集权制,而儒家学说主张是“天无二日,民无二王”。  相似文献   
2.
本文记述了元朝灭亡后,苟存于云南境内的梁王小朝庭与段氏大理国段功的历史风云及大理文化发达、诗歌兴盛的历史风貌。  相似文献   
3.
<正> 明清之际,由于科举制艺,造就了一批蒙自诗人他们大都是封疆官吏,学养较深,能写出一些较有水平的篇什,如萧崇业.万历年间奉命册封琉球,写下了三千余言的《航海赋》,宣扬上国衣冠,豪情飞动,其铺张扬励之处,有汉朝大赋的气派.鸣鸳人曹士桂,道光二十五年任福建省台湾北路鹿港理番同知,波海之日写下了“茫茫大海,渺渺孤舟。捧檄东渡,泛彼中流,帆随风转,水与天浮,踌躇回顾,快哉壮游”。道出他踌躇满志胸襟开阔之情,《台湾府志》记载,“尹秦,云南蒙自人”,他在康熙年间中了解元,对故乡南湖情有独钟,写了《南湖夜月》:“南湖秋水碧连天,水漾银蟾分外圆,讲罢依阑闲纵目,恍疑人在斗牛边”;传托了“月是故乡明”的情怀;内阁学士尹壮图的《游狮子山》,写得形态逼真,韵调高亢:“狻猊作势枕云岗,威重群推百兽王。拳曲金毛森欲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科举制度经历一千三百多年不衰,因它能适应帝王选拔治世之材的需要,破除以前的门阀用人制度,给封建社会读书人一个平等竞争的机会,让他们跻身仕途经济,施展自身抱负,蒙自三位琉台官员就是边荒小民科场举人。他们有学行修养,出仕琉球台湾,政声远播,分述如下: 1、萧崇业:明嘉靖年间举人入仕都御史,万厉年间奉使册封琉球。琉球本台湾东北一岛国,自隋大业以来,即与我国频有来往,世受中国册封,光绪五年被日本侵占,改为冲绳县,现美国庞大的军事基地设于此,人民不得安生。 萧崇业《明史琉球国传》说他致仕清显,出使该岛后“却馈金”是一位廉洁奉公的中国使者,他文才横溢,使琉球期间,写下了《航海赋》宣扬上国衣冠,豪情飞动,其铺张扬厉之处,有汉朝大赋的气派。萧崇业死后归葬于临安(建水)东北之白鹤山,万厉皇帝祭之为“航海贤劳,不辱黄华之节。”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历史上的几位爱国诗人创作实践,说明中国古代诗歌爱国传统的继承关系和爱国的历史范畴。并阐述儒家仁厚思想,陶冶了诗人人格与诗格融合的高尚情操所产生的宏伟诗篇。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考释《杨白花》歌辞的作者——胡太后的生平事迹和作品入手,力图更深刻地理解这幕千古悲剧。  相似文献   
7.
<正>一、导言 近年来,在“文化热”中,有人提出文化凝聚力问题,他们联系到中华民族这个古老的民族,尽管历史上经过不少的分合兴替,但她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会废弃,这当中,传统文化究竟起到什么作用?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分析中华民族文化的实质入手.  相似文献   
8.
大钧造化、孕育万物,形成世界生命网,它既包涵自然生态,也包涵社会生态。人类的一切物质生产和精神活动,既关系到社会本身,也牵连着环绕社会的大自然。作为精神产品的文学,虽是一定社会基础上产生的意识形态,却无不受制于自然地理、山川气候和民情风俗,而形成独特的内容和风格。  相似文献   
9.
<正> 性爱问题,上自古圣哲人,下至当代学者名流,都不忌讳谈此,而且被当作社会学课题,作了很多研究,形成各种学派。 弗洛伊德学派是近代性心理学中的显学,他那有名的利比多(Libido)说,即是将生物(主要指人)的本能分为两大类——“饥”和“爱”,它是生命的两大欲望。“饥”的满足是保存个体(自存);“爱”的满足是性的欲望(desire),其作用是延绵种族(存种)。两者之间,弗洛伊德认为主要是性的欲望。这  相似文献   
10.
<正> 北京的雍和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它是清朝第三代皇帝雍正即位前的王府。雍正即位的第三年,作为行宫改名为雍和宫。乾隆九年,又改建为喇嘛庙。整个建筑布局自成体系,各具汉、满、蒙、藏民族建筑布局艺术的特色。雍和门的斗拱,是汉族建筑风格;法轮殿十字形建筑,殿顶立五座铺金宝塔,是蒙藏建筑形制;万福、永康,延绥三阁并列复道相通,又是辽金建筑遗风。为了体现民族团结,宫门匾额都用满文藏文并写。有名的四体碑《喇嘛记》是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写成,而且是乾隆七十八岁时的御笔。碑文对喇嘛二字的考释,是民族关系史上的重要资料,文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