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如果不是历史的误会,—个乡村少年做梦也想不到有个上海知青会闯入他的生活;如果不是因为一本书,一个上海知青无论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人生中的一场大难竟由一个乡村少年造成。那个上海知青名叫夏炯,那个乡村少年就是我。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有一个秋天令我终身不忘。那个秋天,我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一批先锋作家在小说的叙事层面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叙事实验”,并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我认为,我们完全可以将他们的经验引入中学生的作文实践,以提高他们的作文能力。那么,先锋作家的“叙事实验”  相似文献   
3.
说李甲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李甲形象,自被塑造出来之日起,就背上了千古骂名,什么纨绔子弟、花花公子、负心汉等等,原因就是他残忍地抛弃了倾心于自己的痴情女子杜十娘,而仅就此一点,就足以让人对李甲的爱情产生怀疑。历来论者都认为李甲对杜十娘的爱情是虚假的,是逢场作戏、图一时之快而已。在我看来,李甲固然可恨可憎,但对他如此评价则有失公允。只要细读全文,我们会发现,李甲对十娘的爱是真诚的,绝没有半点虚情假意。关于李甲和十娘的爱情关系,小说分明写道:“两下情好愈密,终日相守,如夫妇一般。海誓山盟,各无他志。真个:恩深似海恩无底,…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一批先锋作家在小说的叙事层面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叙事实验”,并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我认为,我们完全可以将他们的经验引入中学生的作文实践,以提高他们的作文能力。那么,先锋作家的“叙事实验”  相似文献   
5.
丢书的滋味     
读书人怕丢书,因而对书的呵护不亚于对生命的呵护。但不管怎样地呵护,丢书总是不可避免的。每当我发现哪本书不见了,就一连几天魂不守舍。而尤其是至爱的书失落了,那种心情用悲痛欲绝来形容也一点不过分。我乃一介书生,—直与书相依为命。曾经拥有很多书,也曾经丢失很多书。年轻时喜欢读诗,我的藏书也以诗歌居多,但那时正在外求学漂泊不定,没有固定的地方供这些诗们安身。待到工作了,有了自己的书房和书橱,但这些诗们不知不觉已流失过半了。这已流失的有我至今提及仍痛彻肺腑的几本,如《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西方爱情诗选》和《叶赛宁诗选》等。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教学中经常碰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在课堂上分析,鉴赏文艺作品时,往往被作品所描写的情节和人物命运所牵制而身不由巳地陷入其中,以至于泪流满面声音哽咽,引得台下学生也跟着声泪俱下一片唏嘘。可以想象,在这种情势下,如果教师不及时从作品的角色和情境中抽身,调整自己的心里情绪,教学将难以正常地进行下去。  相似文献   
7.
对经典名作、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的重新改写在学史上并不鲜见,只不过于今尤甚而已。应该说改写也是一种创造,成功的改写之作,其思想性和艺术性往往能与原作相互辉映甚至于超过原作。同时改写也是有风险的,稍稍不慎便会遭来指责和反感。受时下坛改写之风的影响,很多中学生也迷恋于改写,这是好事。但他们的改写给人的印象往往是简单模仿随意涂鸦,有的甚至浅薄庸俗。  相似文献   
8.
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坛热闹非凡。一是新人新作层出不穷,流派纷呈,如新生代、晚生代、文学新人类等。二是文人之间纷争不断、风波迭起,如余秋雨余杰之争,王朔金庸之战等。三是盖棺论定的名家及其经典之作重新受到挑战,如鲁迅、老舍、钱钟书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相似文献   
9.
10.
对于红笔,我不知道现在的学生会有怎样的感受.少年时代的我对红笔可是无比敬畏而且万分神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