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侗族传统抚幼习俗与儿童社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侗族的传统抚育习俗是侗族千百年来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渐凝练并延续下来的,它既是侗族儿童社会化必经之路,也是侗族本体和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侗族传统的经验性抚育模式发生了一些变化.儿童的社会化过程遭遇了传统与现代的困惑。  相似文献   
2.
社会化是个体学习社会规范、取得社会生活资格、获取社会生存技能的重要过程,在不同的化中,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也表现出不同的方式和内涵。佤族儿童的社会化始于婴儿出生后的仪式,喂养、游戏、角色训练则逐步深了这一过程。佤族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制约了他们对后代抚育模式的选择,故而对这一过程的评价也只能放到佤族化这一背景之下。  相似文献   
3.
20世纪50年代以前,侗族地区的教育往往以传统的方式呈现,社会成员在深受传统文化浸润之时,也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20世纪50年代后,尤其是80年代后,随着现代学校教育的普及,以及工业化、全球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民族传统教育日益式微,其传统教育方式渐渐失去了教育的基本内容和主体,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随之也日益衰退。  相似文献   
4.
本详细介绍了对广西一所希望小学的调查,并对调查资料作了细致的分析。章提出,在贫困革区创办一所学校,就要使之具备多种社区发展功能,这样才能实现扶贫与教育的良好循环。  相似文献   
5.
云南勐海布朗族学校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勐海布朗族的学校教育始于近代,至民国时期有所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总体呈上升趋势。但由于交通闭塞、经济发展滞后、学校布局不合理、宗教信仰、国家分配政策的改变、教师不安心现状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导致目前勐海布朗族学校教育处于滑坡状态,对布朗族的教育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这应引起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