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花开的时候     
秋天轻轻地说着成长的过程,地球在昼夜轮换中规矩地转,天气渐寒。但这也无法遮住在一个叫做花季时期的地方,到了花开的时候。“我上高中了,这像一句宣言,很有气势。初三的疲惫已是昨日黄花,我们从自己有些杂乱的身体内部寻找着可以让人快乐起来的亮点,毕竟青春是美好的。”这话被我在本子上写了又写,想体会从中表达的感觉,而今,终于察觉到,高中的日子正是花开的时候。那是一片待放的花蕾,在清风吹过时,抓住最美的颜色,染成花瓣,在日晒风吹中仔细调整每片花瓣的角度,静静等着绽放的日子。现在,是该打开身体外紧紧包裹的绿色花萼,展开准备了九…  相似文献   
2.
浅析加强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所谓环境,是指围绕在个体周围,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形成和发展的外在因素,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于学校来讲,校园环境则是学校内部及周围对学生的教育和学校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条件,它是由学校师生和管理人员经过长期的建设形成的。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交互渗透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所学校的风貌,凝聚着一所学校的精神。它对青年学生的成长,对学校校风的形成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正引起人们的重视。一古今中外重视校园环境建设的例子不胜枚举。我国东汉文学家蔡邕在他的《明堂月令论》…  相似文献   
3.
4.
    
真的,我好怕,好怕回家。回到家,面对着母亲带愠色的脸和那不停的责问,心一下子凉了半截,只能呆若木鸡,怅然地听着母亲的问话,机械地应答几声。若是母亲心情不畅,我便只能莫名其妙地接受斥骂。恐惧令我心神不安。  相似文献   
5.
《春阳》是施蛰存有意识地运用弗洛伊德理论进行的短篇小说之一。它以主人公婵阿姨的意识流动为线索,描写了一个久被压抑的乡镇富婆的本能欲望的短暂显现。本篇论文结合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理论对《春阳》这部作品进行解析,以主人公婵阿姨为例,对其行为及其心理进行阐释,进而对这一形象形成的精神根源进行深度探讨。  相似文献   
6.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描绘了一段悲惨的单恋的爱情故事。但在文章中能清晰的看出女人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女性意识的一步步的觉醒。本文主要从女性话语权的显现和女性意识的体现这两方面来分析整个爱情过程中的女性主义的展现。  相似文献   
7.
异想天开     
其实,道德自动扣分器是一块能自动扣除人们的道德分值的芯片。它不是普通的芯片,而是一块生物材料制成的芯片。这块芯片里保存着整个地区的居民的资料,可以移植到每个人的身体里。如果你说脏话了或是打人犯法了,芯片就会扣去相应的分值。如果你的分值被扣光了,警方就会拘捕你,让你去坐牢。相信有了这样的机器,不但能减轻警方的工作负担,而且还能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异想天开$四川成都市实验小学青华分校四(4)班@黄羽 $重庆市合川钱塘镇广贤小学@谢方圆 $江苏如皋县师范学校!2003号信箱@许菊香 $浙江诸暨市天马实验学校@应一 $…  相似文献   
8.
杨筱 《大观周刊》2012,(20):279-280
随着音乐素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让孩子学习一种乐器不仅能启迪智慧、培养气质、更能培养他们严谨踏实的学习态度、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然而令许多家长困惑的是,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孩子往往会对学琴产生极大地抗拒心理。为了转变儿童的学习态度及督促儿童学习.提高教学效率.也为了使孩子、家长、老师有之间有更好的沟通,钢琴陪练则成为校外铜琴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在辅导孩子练琴方面,陪练所起到的作用往往比教师还重要,因此树立正确的陪练观念,掌握良好的陪练方法.是钢琴陪练帮助孩子快乐高效学琴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非公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为此,大力推进非公企业文化建设,既是非公经济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企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民生幸福的关键内容。《传化:温馨和谐"家文化"》一文传递的正是传化集团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探索经验与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作为普遍真理,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进步要素具有价值契合和学理上的相似性,使“中国化”获得了文化根据;通过俄国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很快得到传播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乃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